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邮报社评 16000:2900 二组死亡数字 谁才是“病夫”?

悉尼邮报评论员  蕭十一狼

美国知名大报《华尔街日报》2月3日,刊发美国巴德学院教授米德(Walter Mead)所撰写的评论文章,文章本身更多探讨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等维度的负面影响,秉持了西方观察人士看待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时的一贯思维,章本身措辞也颇为理性,放在对中国持激进立场的西方舆论场中看,其内容和语气都相当平淡,并不那麽刺耳,其实是庸文一篇(作者是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学者、巴德学院教授米德),无关痛痒。

争议之处在於,这篇既缺乏数据又过於简略的文章被《华尔街日报》编辑团队刻意冠以「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标题。这才是为其挑起一切麻烦的根源。因该词汇的历史敏感性,从而引起中国社会的极大愤慨,也引起了海外华人的极度不满,因为若中国是“亚洲病夫”,那么来自中国的移民不也是被扣上“病夫”的帽子了吗?

《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社长等53名员工在给管理层的邮件中写道「这是一个错误的标题选择,这是对许多人的深深冒犯,而且不仅仅是在中国。」,促《华尔街日报》道歉。

在中国官方要求《华尔街日报》道歉未果之後,中国外交部在2月19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即日起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翌日,《华尔街日报》的53位记者、编辑联名上书,呼吁该报高管就该篇文章「考虑更正标题,并向我们的读者、信息来源人、同事,及所有被该文章冒犯的人致歉。」

“亚洲病夫”之所以那么敏感,是它勾起了历史上不愉快的回忆,并非民族败类所说是中华民族的“玻璃心”。

一百多年前的1896年,中国晚清,上海英租界的一份英文报纸转载伦敦《学校岁报》的专论,其中有称「夫中国一东方病夫也」。这是中国保存的较早期西方对中国冠以「东亚病夫」称谓的记录。

事实上,从指向国家贫弱到指向国民素质,「东亚病夫」已经开始带有种族含义。而在中国於1949年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後,「东亚病夫」不再仅仅是陈述中国国弱民穷形象,更是代表了那段不堪的屈辱历史,成为每每刺激国民民族自尊心的敏感词。经过包括李小龙等人影视化的创造,「东亚病夫」更是成为邻国日本等列强加诸在中国人身上的种族歧视性用语。这一认识在当下的中国以及海外华人主流社会可谓深入人心。

《华尔街日报》作为一家知名报章不会不了解中国政府和民众对这段屈辱历史的强烈感受,亦不会不了解所谓「东亚病夫」在今天中国人心中的特定含义。但《华尔街日报》以新闻报道与评论相对独立乃至搬出扞卫言论自由拒绝道歉,这恰体现西方中心论支配下的西方「双标」价值观在今天依然故我,从「满大人」到「黄祸」概莫如此。

海外华人更应关注这种死灰复燃的“东亚病夫”论。

退一步说,假如这种因病疫流行就冠以“病夫”的称谓逻辑上成立的话,这个帽子除了美国人,没人有资格戴。

2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传媒称,美国流感每年杀死6.9万人,形容「不可思议」(incredible)。而疾控中心推算,今个流感季以来有1.6万人死亡,30万人入院。

再看中国,截止至29日清晨,内地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逾7.9万人,造成2835人死亡。

若用数据说话,美国30万病人,中国不足8万病人,美国死亡一个季度是1.6万人,中国死亡不足0.29万人。

谁才是真正的“病夫”?三岁小孩都会回答。

《华尔街日报》作为国际主流媒体抛弃品德操守,公然发表种族歧视文章,还竟然振振有词辩护,是对其“主流地位”的绝大讽刺。《华尔街日报》沦为小报?

同样讽刺的是,有的中国人,竟然也认可自己是“病夫”,一名微博认证为「央视主持人」的网络大V「阿丘」20日发布微博指,中国人应该道歉,理由是中国给世界「添乱了」。他说,「此时,虽然东亚病夫的牌匾早已踢碎了一个多世纪了,但我们可不可以说话语调稍温和并带些歉意,不怂也不豪横地把口罩戴起来,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你们添乱了?」许多网民表示反对,认为病毒是天灾,是全人类所要面对的敌人,认为阿丘的言论是很危险的。

笔者看,中华民族是站起来了,但一小撮的人还在跪着,不舍得起来,这种人不仅在内地有,在移民中也不少。这类跪族,完全不明白,无论是“中国病夫“,抑或”黄祸“,都不单纯是种族歧视,最大的危害是提供了西方社会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一个排华的道德依据。一旦这种认知成为“政治正确”,全球华人都遭殃。

值得关注的还有,中美关系经历诸多波折,两国主流媒体都在强调中美国家实力对比已发生变化,这将会重塑中美关系,尤其是现实主义视角下,以合作为基调的关系,将愈来愈多被冲突和竞争所取代,且在多个领域爆发。媒体卷入的交锋正是一个例子。

美国国务院2月18日宣布,将五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新华通讯社、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国日报》、以及《人民日报》在美国不再被视作媒体,而是被视作中国政府的一部分。

作为还击,中国外交部在2月19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即日起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

可以说,“辱华”大报是咎由自取。必须指出的是,种族歧视,不在言论自由的范畴里,别拿“言论自由”做挡箭牌。

表面看,这是两件似乎毫不关连的事。但政治,很多时候是无需言明大家心照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交锋。而2月26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约见美国驻华使馆负责人,就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中方处理《华尔街日报》发表辱华标题评论文章再次发表不当言论,以及白宫国安会发言人扬言美方对驻美中国媒体记者采取措施提出严正交涉。华春莹强调,事实上,美方无理冒犯、挑衅中方在先,中方正当防卫在後。华春莹的“正当防卫”,无疑是导出了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记者证的真实原因。

可以说,这一媒体卷入的冲突,已经从种族歧视,变为另一种政治角力了。

最后一提的是,《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引发在美华人的强烈不满。他们於2月6日在白宫请愿网(we the people)发起签名活动,向白宫请愿表示抗议,按照规定,如果请愿在30天内集齐10万签名,白宫将在60天内给予回应。可惜,澳洲华人至今没有人做出公开指责,什么华人议员,什么侨团,侨领通通隐形,呵呵!

笔者不妨发出来自澳洲华人的声音吧!

(2020年3月1日 作者为华人时事评论家)

题图:清朝末年,中國陷入列強瓜分的危機。(網絡圖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