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能叫「武漢肺炎」?竟與17病毒撞名 專家談疾病命名三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WHO)11日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正名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世衛組織花了一段時間才確定新冠肺炎正式名稱,突顯了命名病毒和疾病的棘手與複雜,以及憂心命名不當可能導致外交危機。
H1N1定名前 曾被稱「墨西哥流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2009年4月27日,以色列衛生部副部長利茲曼緊急召開記者會說,將把一種正在肆虐、以國料將宣布首個病例的神祕新型流感病毒,命名為「墨西哥流感」(Mexican flu)」。
該病毒最終被正式命名為H1N1。以色列建議命名為墨西哥流感,也遵循了根據病毒被發現或出現地點命名的悠久傳統,像是以德國大學城命名的出血熱疾病馬堡病毒、以澳洲布里斯本郊區命名的亨德拉病毒、以烏干達一處森林命名的寨卡病毒、以中國福建省命名的福建流感病毒、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一條河流命名的伊波拉病毒,以及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但不會有人希望疾病名稱跟自己國家的名字扯上關係,墨西哥後來向以色列提出嚴正抗議。最終,以色列同意不會使用墨西哥流感這一名稱。
COVID-19命名波折 險變「沙士2」
隨着在中國武漢市最先出現的冠狀病毒持續引發關注,近來WHO官員也面臨到類似的政治處境。在新冠肺炎首次發現並開始傳播後短短數周內,就出現了一系列名稱,像是武漢流感、武漢冠狀病毒、冠狀病毒、2019-nCoV以及武漢海鮮市場肺炎病毒。
此外,在WHO正式命名前,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給病毒建議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簡稱為SARS-CoV-2。這一命名也顯示COVID-19病毒是SARS病毒的近親。
但一位WHO發言人向科學雜誌(Science)表示,不會使用SARS-CoV-2,以防SARS一字引起更多恐慌。同一時間,一些新聞媒體仍稱呼「冠狀病毒」,有些則將疾病與病毒物種名稱混用,將兩者當成同義詞。
關於病毒物種命名的正式程序為,一旦確認發現一種新病毒,負責的科學家通常會提出一些命名建議,並將其發送給ICTV來挑選命名。命名必須慎重,原因之一是儘管全球約有7111種語言,單字有數百萬個,但很難找到一個不會引起抗議的選項。若堅持錯誤名稱,恐汙名化整個地區,毀掉一個產業,甚至引發外交危機。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病毒專家庫恩說:「這是一件人們平常不會想到的複雜事情。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激怒了人們。生活中有太多有爭議的事情,但當涉及到命名時,人們很容易氣炸。」
疾病命名三原則:單一、好記、避免冒犯
庫恩表示,正確選擇物種名稱,是確保全球用同一名字稱呼病毒的最佳方法。他說,理想的疾病名稱,有三大原則。
首先,名稱應是獨一無二的。身為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成員的庫恩指出,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武漢冠狀病毒會存在問題,因為從蟋蟀身上的病毒到蚊子身上的病毒,已有約17種病毒名稱冠上「武漢」兩字,如果再把新冠肺炎病毒名稱加上武漢,可能讓事情變得複雜,並增加研究的困難度。
其次,名稱應簡短易記。庫恩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名稱不太好記,他常常搞混這幾個字的排列順序,但他覺得麻疹(measles)就取得很棒。
最後一個原則是盡量不要冒犯到任何人,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則。以某個地理區域來命名不但會冒犯人,也常常會搞錯。1918年一戰接近尾聲時,西班牙流感開始在全球大爆發,但由於許多國家擔心在戰爭關鍵時刻會影響民心士氣,而選擇壓下國內發生流感疫情消息,只有西班牙沒有封鎖疫情消息,加上西國又是首批承認有病例發生的國家之一,因此被迫跟疾病名稱扯上關係。
另外,HIV病毒(愛滋病毒)最初被稱為GRID(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不僅冒犯特定族群,甚至可能妨礙到疫情控制。
鑑於疾病命名遭遇的重重困難,有人因此建議使用編號來命名,但這又帶來問題。庫恩指出,人類大腦對記數字並不在行,且數字錯誤比語言錯誤的影響要大得多。麻疹單字拼錯還可識別,但一個數字錯誤就可能完全具有不同的含義。(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