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毛泽东功过舆情逆转背后

毛泽东的功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毛泽东自己以及中共官方的功过七三开,在互联网上曾饱受批评,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民族自信的增强以及自由派的失势,互联网舆情已经从根本上逆转。前三十年毛泽东执政,中国成功地由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为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最大的功绩之一。

一个国家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最为典型标志就是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超越第一产业农业,占比接近甚至超过50%。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共新政权建立之初属于典型的农业国,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民国时期最好水平时,农业在GDP的中的比重达到50.5%,工业占比20.8%,第三产业占比28.7%。到1958年,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6.9%,超越农业的34%,第一次实现对农业的超越。
到文革结束的1976年,工业在中国GDP中的比重达到45%,农业进一步降低到32.4%。而据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国统计署等三大国际组织的数据,按GDP总量核算,中国在1970年就成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位居意大利之后、加拿大之前,排名第八。到1980年,工业在中国GDP中的比重达到最高的48.1%,农业占比为29.6%,第三产业占比为22.3%。与中国相比,1980年印度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38.7%、24.2%、37.1%,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不知道中国前三十年工业化的艰辛。
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越工业,呈现出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此时农业占比已经萎缩到9.3%,以产值计算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大农业国,包括粮食在内多种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在农业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农业吸纳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劳动力,1952年农业吸纳了中国83.5%的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仅占7.4%,约为1,531万;以城乡划分就业人口,1952年农村人口占88%,城市人口仅占12%,约为2,486万人。到198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已经增长到18.2%,绝对人口数量达到7,707万,是1952年的403.3%。与此同时,中国的文盲率也从1949年的超过90%降低到1978年的25%,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从1949年的1.6年增加到1982年的5.3年,接近小学水平。
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以亿计的接受过学校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也是毛泽东前三十年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之一,优质而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正是中国接受世界制造业转移、成就世界工厂的关键之一,尤其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崛起。到2018年,中国职工人数已经达到约3.91亿人,而据中国官方的全国总工会第八次职工调查显示,中国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3.6年,接近大专水平。可以说,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既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也是助推中国工业化的动力,更是中国宝贵的财富。

此外,毛泽东时代中国还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独立的科研体系,拥有了科学技术的自我迭代能力。通过三线建设大力投资中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国民经济发展地区失衡,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的四川,其GDP就曾长期位居中国各省市前列,为新世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至于煤炭、钢铁、石油等工业必需品的产量,更是翻天覆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毛泽东前三十年有功也确实有过。从三大产业在GDP中占比来看,1960年工业占比达到44.4%的新高后,1961年农业占比就再次超越工业,直到文革中的1970年才再次逆转,而工业在GDP中的比重直到1975年才超越1960年。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与文革,大跃进确实重创了中国经济,多年才得以恢复元气,但文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也并非如一些人说的那样——中国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至少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官僚体系的勉力维持下,国民经济仍在发展。
毛泽东统治的前三十年奠定了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任何以前后三十年相互否定都要不得,前后三十年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一部分。只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哪有“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多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