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美國文化 華人移民的小費必修課
付小費,是美國普遍的生活習慣,對華人移民來說,小費更是一扇踏進美國的門;許多人初到美國為了謀生當起小費工,靠著一塊兩塊錢的累積,開創全新人生;也有人藉由一次次付出小費,逐步摸索美國文化適應新生活;不論賺小費或付小費,每個華人移民,都有自己的小費人生。
影音製作:何卓賢
賺小費 嘗盡冷暖 他養大三個孩子
小費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文化,後來在美國發揚光大,小費勞工形成美國特有的薪資制度;在全美多數州,包括餐飲、美容等著重服務的行業,雇主對勞工的薪資採用「小費抵薪制」,法定最低時薪只有2.13元(美元,下同),小費工主要收入來自客人給的小費,而非雇主發的時薪,也因此他們必須靠加強服務,嘗盡冷暖,最終也可能苦盡甘來。
在華人移民圈子,這樣的小費工比比皆是。 例如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的外賣郎董是枝,送外賣時不時要忍受客人的抱怨,但他學會微笑釋懷;又如在法拉盛酒店泊車的張師傅,小費生涯讓他養大三個孩子,實現十多年前飄洋過海來美的移民夢想,更入籍成了公民。
付小費 體恤服務 她融入美國文化
相對地,無數付小費的華人移民也經由付小費的經驗,慢慢認識美國,體認小費的意義不只是付錢,更包含美國文化中對勞動者的尊重和體恤;同時理解中美傳統觀念上對「服務v.s價值」的不同解讀,完成了一場文化洗禮。
例如中國留學生郭爽因為跟著美國同學付小費,才知道小費除了代表「買服務」, 原來還是對青少年打工走向經濟獨立的一分鼓勵心意,也讓她更樂於多付幾塊錢為餐飲店的工讀生打打氣。
付與收 小費大戰 客人店家各有理
當然,小費牽涉到金錢,曾讓許多人困惑尷尬甚至動怒爭執,有時肇因於文化差異,不明白各行各業的小費潛規則;更多的是消費市場上,客人和店家之間對服務的有價無價或價值多少,心頭各有一把尺,進而衍生小費大戰,有商家道高一尺在帳單動手腳,只為多賺幾塊錢,但也有顧客魔高一丈,深諳規避小費的各種技巧。
誰付費 文化改革 小費抵薪引爭議
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小費的形貌日益多元,小費文化的改革和挑戰不斷;例如科技帶來的線上買賣、手機下單、電子支付快速興起,當服務業者與顧客之間的面對面互動逐步式微時,小費的意義又在哪裡?該不該付? 又或者在勞工權利意識崛起之後, 「小費抵薪」長期被視為雇主把「付薪資」之責推給顧客的論點,也在許多州再度引爆。
不管你賺小費,還是付小費,只要在美國,小費就是一生的功課。世界日報23日起推出「小費人生」專題,從不同面向解析小費,更盼帶領讀者見微知著,一同探索小費與你我的人生。(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