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世界視線:大財閥操控智庫 美政治改革困難

是誰操控美國的外交政策?事實上,由蘇聯解體,到美國走向獨大,再到俄烏戰爭爆發,美國支援烏克蘭作為代理人延續戰爭,以及支持以色列在中東打擊巴勒斯坦對抗勢力並蠶食其土地,或是拉攏各方盟友支持台獨勢力遏制中國,美國政府在外交政策上都有一定的延續性。
911事件之後,時任共和黨總統小布殊啟動反恐戰爭,延續至民主黨拜登政府;前總統特朗普計劃撤出阿富汗,到拜登上任後執行。如今俄烏及以巴戰爭即使暫時能停戰,也只是爭取休養生息,準備更大規模的戰爭。而對中國的遏制,更是民主黨及共和黨的最大共識,一定要弄出結果。
這一切都說明一個事實,就是美國政府以及民主、共和兩黨,在國際外交事務方面有其延續性,尋根究柢就可發現,美國表面上是全民選舉產生總統及國會議員,但在其背後操控的,是一個龐大的深層政府及其智庫,而兩者運作的最終操控者,是美國大國際集團及其利益追求。
早在2018年就有美媒分析指出,美國全國約有1,800個智庫組織,其中近400個在首都華盛頓非常活躍,政府一直依賴這些機構的研究及理念來制訂政策。更重要的是,這些智庫的存在及運作,完全來自大國際集團的資助,並擔當其受託人、諮詢顧問或董事。智庫更成為要立足媒體或打進政治權力圈子的訓練場所及旋轉門,例如小布殊掌政時的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國務卿賴斯,都來自首都華盛頓的智庫。
智庫的工作是定期提交研究報告供政府參考,特別是國際外交事務方面,更反映美國大國際集團的全球利益並影響華府的外交政策。這些研究會成為說客在華府進行游說的藍本,美國每年數以百計的法案,便是結合智庫人物、法律專家、說客,在大國際集團的督導下草擬出來,並在參、眾兩院討論通過。民選議員本來是被選出來監察及通過法例,但他們作出抉擇的見解,往往是來自游說集團。
這一切都反映了美國財閥政治的本質,不為民主選舉所左右,也脫離了民眾的基本利益,因此必須進行徹底的政治改革,創造一個有廣泛社會利益代表性的政府,才有望擺脫目前的局面,但這又談何容易。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东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