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到小馬可斯 菲內政牽動外交路線 現任國安高官:親美疏華「為勢所逼」
菲律賓是美國在東南亞除泰國以外僅有的條約盟友,對比位處中南半島正中央的泰國,位於南海東側的菲律賓跟中國有更多主權爭議,也更為捲入中美地緣政治角力。明報記者6月下旬參與夏威夷智庫「東西方中心」(EWC)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辦、有多名菲方官員和學者演講的國際傳媒會議(IMC 2024),其後留守數日採訪當地安全戰略專家,「菲律賓外交系列」正是以上採訪和資料搜集成果。
本文将剖析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可斯為何出乎國內外預期,扭轉前任杜特爾特的「親華疏美」外交路線。對比起修補對美關係合乎外界預期,小馬可斯真正令人意外的是疏遠北京。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官馬拉亞接受记者提問時,主張小馬可斯原擬維持對中國友好,惟其訪華後不久再有菲方艦舶受到攻擊,菲方才會「為勢所逼」轉變外交路線。
外交路線隨政府換屆變 在菲常見
自千禧年以來,菲律賓歷屆政府都有對外交路線作重大調整(見表),反映總統在對外關係上的關鍵作用。經歷埃斯特拉達和阿羅約夫人尋求同時跟中國和美國保持友好外交關係的時期,阿基諾三世在2012年黃岩島事件後採取鷹派對華政策,同時尋求加強對美關係。然而,跟美國有舊恨新仇的杜特爾特上台後,即趁出訪北京公開跟前任完全相反的「疏美親華」新路線。現任總統小馬可斯2022年跟杜特爾特長女莎拉伙拍上台,外界原預期他會一定程度上延續相對友好的對華政策。
事隔兩年,菲律賓外交路線卻明顯逆轉,令人想起阿基諾三世時期的「親美疏華」時代。小馬可斯政府一方面在仁愛礁「坐灘」菲艦補給問題上,以曝光中方海警船動作的「透明」政策跟北京公開針鋒相對,另一方面加入中方深有警惕的美國印太戰略佈局,最佳例子就是4月的首場美日菲三邊峰會。中方當時向菲、日分別提出嚴正交涉,外交部發言人公開質疑美方宣稱「不針對中國」的說法,斥峰會聲明對中方「肆意抹黑攻擊」,又警告日菲「不要把陣營對抗引進本地區,更不得以損害他國利益為代價搞三邊合作」。
菲南海「透明」政策 展對華外交轉向
在杜特爾特時期曾於菲律賓內閣秘書辦公室任職的安全戰略專家阿馬多爾(Julio Amador III)坦言,他原相信小馬可斯會沿襲杜特爾特的對華路線,對現時外交路線變化感到驚奇。他認為導火線「顯然是中方在南海的行為(對菲方來說)未有變好,甚至實際上變得更差」,只是杜特爾特以往未有將類似衝突情况對外公開,小馬可斯政府選擇將之曝光。他不諱言上屆政府為推動改善中菲關係作出這麼多努力,中方「卻未停止動作」,難以令人主張杜特爾特那套可助南海局勢發展踏出一大步。
值得留意的是,小馬可斯上台後不足半年,即獲中方安排國事訪問隆重接待,當時雙方同意在兩國外交部之間就南海問題建立直接溝通渠道,以和平手法處理爭端,反映「疏華」變化並非一開始就出現。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助理總幹事馬拉亞(Jonathan Malaya)在IMC 2024活動提問環節上回應本報提問時表示,總統本人原盼跟中國建立良好關係,這也是為何北京會成為他優先外訪的國家之一,不幸的是訪華後數月即發生「水炮事件」。他說:「我認為海上欺凌和侵犯行為確實是外交政策轉變的主要促進因素。倘若沒有那些事件發生,如果沒有欺凌、沒有侵犯,我不認為我們會處於這處境。某種意義上,小馬可斯政府是為勢所逼(was forced by circumstances)。」
中方未退讓 「水炮事件」令雙方更緊張
馬拉亞提及的「水炮事件」,相信是指去年8月中國海警以水炮驅離菲方運送維修加固建築物資到仁愛礁「坐灘」艦的船舶,是2021年11月後首次。惟翻查菲媒報道及馬拉亞此前言論,菲方變化似乎應追溯至去年2月菲方指控中方海警船以激光照射其南海補給船,小馬可斯政府其後主動邀請國內外傳媒登船,「曝光」中方海警船在南海驅逐菲方船舶的過程。馬拉亞形容這項名為「透明倡議」的政策,令菲方可將這議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國際化」。
中方顯然也了解這變化,去年3月菲方首行「透明倡議」政策,一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記者獲邀隨行後發表報道惹起迴響,央視旗下「玉淵譚天」數日後即諷刺菲方在南海「又有小動作」,甚至指控該CNN記者疑是美國間諜。總括而言,中方未因菲方「透明」政策而退讓,上述「水炮事件」令雙方關係更緊張,到今年6月17日另一場衝突導致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士兵斷指後,中菲爭議一度升至新高峰。
新舊總統家族瀕決裂 牽動未來走勢
小馬可斯與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結盟,原是外界認為新政府對華路線蕭規曹隨的理由之一,惟兩邊如今看來漸見決裂,對華立場分歧也益見明顯。今年4月起圍繞中菲在杜特爾特任內達成、關乎仁愛礁維持現狀的君子協定鬧起風波,令這兩個家族的政治角力更見白熱化——小馬可斯公開否認有此協定,甚至試圖以此攻擊杜特爾特損害菲律賓國家利益。
莎拉6月19日辭去教育部長等內閣職位(仍留任副總統),其後預告缺席7月底小馬可斯國情咨文。杜特爾特6月底宣布明年會與兩名兒子競選參議員,重回政壇最前線。莎拉被視為杜特爾特家族最有可能競逐下屆總統的人選,而她本人向來迴避評論南海問題,外界開始懷疑如果由她上台,菲律賓的外交路線、尤其是對華政策可能又見扭轉。
阿馬多爾承認菲律賓總統對國家外交政策有主導權,問題是莎拉個人真正立場不明,特別是身為副總統的她避談不在管轄範圍的外交議題,且其說話風格本來就比父親更謹慎,「如果去問莎拉會否有更親華的政策?在這一刻,每人都很可能會說是。但我會說我們要等到那天到來,因為我們從未了解莎拉」。阿馬多爾指出,莎拉關注的議題看來確跟乃父有別,例如對國防議題顯然非常有興趣,可以肯定她絕不希望在國際事務上被視為弱勢領袖。
內地專家:菲內政延伸外交華難影響
另一方面,觀乎中方外交動作,北京確似寄望透過菲國友好政客保持聯繫渠道。跟莎拉關係密切的阿羅約夫人去年1月隨小馬可斯訪華後,同年4月即再率團訪華,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會見。到去年7月,杜特爾特訪華時更獲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會見,被視為不尋常的高規格待遇。習當時表示,杜特爾特在總統任內「本着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毅然作出改善對華關係的戰略選擇,中菲關係得以重回正軌並蓬勃發展……希望你繼續為兩國友好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上述君子協定風波令杜特爾特頗為尷尬,他近期已減少公開談及中菲關係。到近月牽涉離岸博彩詐騙集團指控的地方市長郭華萍(Alice Guo)身分造假案爆發,小馬可斯更在國情咨文宣布取締全國的離岸博彩營運商,因該行業涉及內地非法資金,就連中國駐菲使館也表示歡迎,指決定「順應民意」。然而,這行業正是杜特爾特任內在菲冒起,菲媒矛頭現指向其親信圈子,事件會如何影響杜特爾特的對華態度以至政治前途,尚待觀望。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查道炯在IMC 2024場邊向本報表示,中菲關係有特別多的視角,其一就是菲方對華政策是它內政的延伸,這就是為何所謂南海仲裁案判決出爐後,杜特爾特政府可以將其放一邊,現屆政府就不能這樣做,「這個可能跟中國的願望也好、還是偏好也好,都沒什麼關係,這就是菲律賓國內政治決定……(既然如此)你也沒法去影響它」。
(明报)
圖- 在上月底菲律賓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當日,有示威者舉起諷刺「親美」總統小馬可斯跟「親華」副總統莎拉對打的肖像。(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