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過來人指未汲反越戰教訓 召警入校激化示威

美國大學校園的反以色列以至反以哈戰爭示威浪潮蔓延。有輿論將這股浪潮與1960年代反越戰示威浪潮相提並論。有經歷過反越戰示威的哥倫比亞大學舊生指校方沒有汲取當年教訓,要求警方介入校園示威反而令示威潮加劇。

反戰「鋤強扶弱」 兩戰爭微妙道德差別

康涅狄格州前州務卿拉波波爾(Miles Rapoport)1960年代就讀哈佛大學期間加入了左派組織「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S.D.S.),指出兩場反戰運動皆反映出「鋤強扶弱」心態,一種「與那些為立國而戰並從某種殖民存在中解放出來的人的團結感」,但也有相異之處:美國介入越南是超級大國傲慢的表現;以色列則在哈馬斯恐襲後為其存在而戰,當前的戰爭具有更多微妙的道德差別。

促使今輪校園示威潮蔓延的哥倫比亞大學,有着豐富的抗爭歷史,最著名的是1968年,當時數百名對種族主義和越戰感到憤怒的學生佔領了5座校園建築物。一周後,1000名警察突襲進入校園清場,逮捕700人。

有評論認為,哥大現任校長沙菲克上周要求警方介入校園反戰示威的做法令人不安,讓人想起1960年代發生的暴力衝突,並喚起1970年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慘劇的陰影。當時國民警衛向參加反越戰示威的學生開槍,導致4死。

哥倫比亞大學舊生、紐約執業律師魯特目擊1968年其校園內的反越戰抗議活動,指沙菲克召警介入是非常嚴重的誤判。他指沙菲克沒從歷史汲取教訓,召警察介入「沒令情况變得平靜」。

拜登團隊未憂示威拖累選情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譴責席捲大學校園的「反猶太」活動,引發反對加沙戰爭者強烈反彈,亦令人關注會否影響年輕選民對他的觀感,以至影響他競逐連任。不過,拜登的競選團隊稱迄今並不認為反戰浪潮會影響他連任。他們認為,參與抗議的人只佔選民中的一小部分,而數據顯示年輕選民更關心經濟問題,而不是加沙戰爭。

(紐約時報/全國廣播公司/Politico)

圖- 身穿防暴裝的得州州警周三在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嘗試驅散親巴人示威。(路透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