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青年指政治無感 學者稱民心求穩

經歷兩年烏戰,有觀察家認為俄羅斯社會在表面平靜下潛藏暗湧,例如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獄中猝逝近一個月,仍有民眾到其墓地獻花,形同展示對普京的不滿。像47歲的Yulia拜墓後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自言看到這麼多人跟自己價觀感相同而感覺變好,「因為我看到那些政治文宣、在電視上的該死小丑,對大部分民眾沒有影響力」。然而,鑑於普京民望高企,到底「大多數俄羅斯人」是否真的不認同政府仍值得商榷。本報訪問了當地一名青年和一名高等院校高層,前者認為俄羅斯社會始終是不關心政治,民眾傾向不對政治表態,後者則認為國民重視穩定多於進步或現代化。

普京高民望下 戰時俄國存暗湧

俄羅斯青年Ivan(基於政治敏感使用化名)坦言,自新冠疫情以來俄羅斯一直生活在「緊急狀態」,「比較安全的時代結束了」。他形容俄羅斯民眾並不預期這個安全時代會在可見將來重現,「不管人們的政治角度是什麼,都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很不安」。

Ivan坦言,談到政治角度差異,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現象當然會出現,他甚至知道有些家庭會因政治看法有衝突,但總體來說俄羅斯社會是「不關心政治、很個人主義的社會」。他解釋,俄羅斯民眾長期沒有方法影響政治過程,所以不能說他們支持還是不敢反對,他們只關心自己的事,適應不安的條件,做自己的工作和活下去。

全球悸動釀不安 西方以烏制俄

談到國家前景,Ivan相信不能只從俄羅斯內政的角度來看待今天不安的時代,「不是說這個因素不重要,但這不是唯一的因素,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他相信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各種反人道主義、反進步主義、反自由主義的力量在全球上升」,而俄烏衝突是其結果之一。他強調不能把現今各種危機現象的責任「片面地放在某一個國家身上」,俄烏危機也是幾個力量的「政治游戲」的結果。

穩定壓倒進步現代化 普京掌民心

他質疑西方有興趣繼續利用烏克蘭令俄羅斯衰弱,烏克蘭也早就有「反人道主義的民族主義思想」上升。他相信俄羅斯也會出現政治變化,只是可能不是現在,「但俄羅斯歷史告訴我們,情况會突然改變,特別是要注意到俄羅斯人對左翼思想的需求——即對社會公平、福利國家的需求」。然而,無論俄羅斯有什麼政治制度或領導人,Ivan都認為「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都不會停止。他指國內有些親西方政治人物主張「投降」,但這對俄羅斯人「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唯一希望在於俄羅斯與西方國家會有「合理的政治家尋求合理的解決衝突方法」。

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馬斯洛夫(Alexey Maslov)向本報稱,對許多俄羅斯人來說,普京連任相當於「對穩定的承諾」,涵蓋思想、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領域,「在俄羅斯,穩定要比進步和現代化更為優先。普京一直成功把握俄羅斯人對主權和強大民族認同的抱負」。

馬斯洛夫承認,少數國家的孤立確對不少俄羅斯人的心理狀態帶來負面影響,「過去數十年來,俄羅斯一直擁抱開放國家、積極參與外部世界和在西方市場留下印記的身分認同——儘管有部分限制」。他指這不止涉及貿易和政治,也包括教育、科學和思想交流,而且長期孤立可能會對所有個人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為許多這一代的俄羅斯人都是在美國或歐洲讀書,傾向認同西方文化,「倘若雙方一直相互排斥,強烈厭惡任何和解企圖的新一代可能會因此成形」。

(明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