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七國集團鬥中俄 難救衰敗欠團結
4月16至18日在日本輕井澤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表面上以團結的氣氛結束,但結果在歐盟及美國卻引發不少政治及傳媒專家的質疑和批判。
會議完結發表的聲明,強調是在「努力維護法治的國際社會」,卻明顯是以討論俄烏戰爭及中國崛起的問題為主。有專家指出,國際如今關懷的,除了戰爭,就是疫症、糧食及能源問題,卻毫不觸及,更像是一個維繫過去單極西方經濟及軍事霸權利益的集團會議。
然而,這集團的實力及影響力是在消退中。1976年,G7的GDP是4.01萬億美元,佔全球GDP6.48萬億美元的61.88%;到2021年,G7的GDP是42.42萬億美元,佔全球94.94萬億美元的44.68%,估計2025年之前會下降到40%以下。反而以中國、印度為首的金磚五國,是如今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比G7還要快。
不但如此,G7也在崩解之中,特別是德、法兩國元首先後到訪中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就台海問題發表不會當美國附庸參與中美衝突引發的戰爭,德國政界亦基於憲法精神不會參與海外戰爭,七國外長加歐盟代表的團結是處於分裂的地基上。
美國國務卿揚言大家在維護共同理想及民主使命,團結謀求達到烏克蘭的戰爭勝利及成功面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挑戰。但難道其他成員國不知道洩密門揭示了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無法取勝?不知道他們的政府被美國監聽?北溪天然氣管道是誰炸毀並引致歐洲能源價格暴漲,他們的國家在債務、通脹及銀行倒閉危機下沉淪?反而,他們以外的世界在搞去美元化,以及建立新的銀行和信貸制度。
這次會議的目的不難被他們以外的世界理解:是要維護及延續他們過去透過新舊殖民主義和經濟霸權所得的利益。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和俄羅斯在能源及和中國在商品經濟方面脫鈎,結果出現更多對抗。但其實德、法政府均表示,長遠和中、俄都無法脫鈎。
至於俄烏戰爭的解決,歐盟部分人過去樂觀不干預的態度,認為要尊重烏克蘭政府的意願,已經確認是無法實現,如今最大機會及首要做到的是倡導停火,法國及德國的政黨、專家、學者和民間力量都認識到,俄烏沒有和談中介力量,戰爭只會膠着,全世界都更受害。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文章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