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國際種子產業之戰:誰主宰人類糧食供應?
【焦点分析】疫情及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急促惡化,部份國家更陸續祭出糧食保護主義,禁止或限制特定種類的糧食出口。農產資源成為戰略重心,而種子作為農業產業鏈的起點,種業(即種子栽培、推廣與銷售)自然成為大國必爭之地。美國是領跑數十年的「種業強國」,在商品種子範疇起步較遲的中國急起直追。然而在巨頭壟斷、基因改造種子廣泛使用的今天,中國要做到「種業翻身」乃至「糧食自主」,前路並不輕易。
說起種子與全球糧食問題,不得不提的是基因改造技術。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基因改造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農業發展,作物在抗蟲、抗病、抗除草劑方面取得了商業化成功,近年,耐旱及防褐變(non-browning)等新特性亦已獲得商業認可。而過往主要調查都指向,基因改造作物有助提升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其中,2018年一項意大利調查,研究了逾6,000份、橫跨二十年的基改粟米收成研究,總結出基改作物使產量增加6至25%(視乎產地),並能將黴菌毒素水平降低三分之一。現時,北美地區達90%以上的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甜菜都是基改作物。
孟山都的基因改造天下
農業基因改造的先驅,食品及農用化學品起家的美國企業孟山都(Monsanto)於六十年代開始佈局種業,除了本身的化工領域,還進軍生物技術領域,開展了基因改造農業時代,此後透過不斷拼購不同的種業公司,漸漸鞏固農業帝國。到八十年代,孟山都的基因改造種子成為全球首隻獲批准田間測試的基改作物,並於1996年起實現商品化,展開大規模種植。
在過去數千年來,人類農業發展乃基於種子自我繁殖的特性,使其不易被商品化,農民以自留種再種植,種子也可自由交換及分享。九十年代是人類種業發展的分水嶺,國際推出法律保護創新生物技術種子,即基改作物。如今,四大種子企業掌握了全球超過五成的種子,而這個驚人的壟斷情況正主導着全球的農業及糧食供應。基於這些產權保障,交換種子的渠道正在收窄,種子的多樣性亦大幅減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字顯示,世上75%的農作物品種在1900年至2000年間消失了。
作為基改種子龍頭的孟山都多年來涉及眾多爭議,包括壟斷、作物單一化、除草劑毒害等,但卻無阻這間公司繼續擴張壯大。到2018年,拜耳集團(Bayer)以630億美元天價正式完成收購孟山都,令該德國巨企成為全球農業企業龍頭,集團業務涉及作物保護、種子、數字農業,主要產品包括玉米、大豆、蔬菜種子,除草劑和殺蟲劑等。在2020年,公司的「玉米種子及性狀」(seed & traits)業務(49.7億歐元)、「大豆種子及性狀」業務(19.56億歐元)及「蔬菜種子」業務(6.4億歐元)的營銷額,合計達75.66億歐元。
另一方面,孟山都捆綁銷售轉基因種子和農藥,農民若購買孟山都的基因改造種子,也就同時需要購買孟山都的除草劑、殺蟲劑,這樣才能確保種子能有良好收成,農民並須向孟山都支付授權使用費。這些基改種子的主要生產商亦會嚴格限制農民如何使用他們出售的作物品種,買家必須簽署協議,禁止他們從作物中保存種子用以重新播種或與其他農民交換。這種商業模式也受到國際種業沿用,不單銷售種子,還有性狀、種質資源的專利,正如孟山都,其三分之二的銷售收入便是來自知識產權許可。
目前,大多數國家只容許基改種子受到專利保護,其他植物品種則靠《植物品種財產權》(Plant Variety Property)嚴格保護。此外,世界貿易組織(WTO)也規定成員國須有法律保護植物品種,不少國家亦已簽訂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限制種子生產、銷售及交換。這意味育種企業能透過開發新品種而獲利,不會面臨競爭,因為研發一個新品種需時長達十至十五年。要獲得UPOV承認的新品種,必須是基因上獨特、統一和穩定的,大多數普通種子都不符合這些標準。
一般農夫自己培育的品種,通常都是一代轉一代的自留種,因此基因多樣,而且不斷進化,無法滿足申請知識產權的標準,這些品種甚至不獲國家方面承認。因此,一般商業務農取得種子的唯一合法途徑就是向種子企業買種子,這亦意味全球糧食的基因多元正逐漸減少。這種農作物單一的情況,不利於適應全球暖化的大趨勢,農民種植單一品種,一旦作物因氣候問題失收,整季收成恐怕化為烏有。這個現象放諸全球皆然,當我們的農作物基因庫愈統一,愈容易受到各種環境壓力影響。
雖然國家並沒有加入UPOV的法律義務,但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以至歐盟國家都在利用雙邊及區域貿易協定,施壓津巴布韋、印度等南方世界(Global South)國家加入UPOV。這種國際規則長期助長歐美主導的工業化農業,取代世上仍然規模較小、可持續性更強的農場,包括使用種業巨擘生產的標準化種子、化肥及農藥,使種子多元及生物多樣性進一步縮小。
拜耳獨大下的「兩超格局」
目前,全球種業巿場集中在美國、歐洲、以色列、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其中以美國、德國及中國三強鼎立,而中美兩國的種子需求已佔全球種業達六成。2018年種子的巿場份額,美國佔全球比例35%,中國佔23%。在種子企業之中,則是「兩超、四強」的格局,「兩超」即是指德國拜耳(孟山都),以及美國的科迪華(Corteva,母企為陶氏杜邦,DowDuPont),兩者在巿場份額佔全球20大種子公司的六成,拋離其他主要對手;「四強」即指中國的先正達(Syngenta)、德國的巴斯夫(Basf)、法國的利馬格蘭(Limagrain)及德國的科沃施(KWS),銷售總額在二十大中佔26%,其餘14間合共佔14%,但傾向擁有特色的種子業務。
在國家方面,美國的優勢在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等大型作物,歐洲如荷蘭、以色列的種業優勢則在於園藝作物,日韓則主要是小田作物及園藝作物,而中國農業科技未來的目標是「大小通吃」,不論玉米等大田作物,還是自主研發的花卉品種,都在全面推進。過往像百合、鬱金香等都是要從荷蘭進口的花卉品種,現在雲南產的也不差。
新中國成立後強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糧食供應緊張的環球形勢,種業在國家戰略上更見重要。中國作為世界二大種子需求國,種業巿場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但國內的育種企業細細碎碎。除了中國化工在2017年完成收購先正達,其餘都是小型種企,局面就有如「拜爾一家已頂上中國那5,000家這種企業」。過去數十年,中國種業經歷過好幾輪洗牌,由十幾萬間經過不斷的合併重組再淘汰,最後留下最優秀的幾千家,向龍頭集中。
近年,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之下,美國對於中國晶片及高科技產業實施制裁,而種業背後是基因組學技術、生物技術,完全屬高科技領域,涉及到知識制裁及知識產權的問題,中國亦因此不能不在種業創新及科技上自立自強。(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