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烏戰局勢僵持南部決勝 國際縱隊增援烏西陷戰火

撰文:黄东

俄烏戰爭第三星期局面仍然僵持,但南部黑海沿岸城市赫爾松、尼古拉耶夫以及馬里烏波爾是主要戰場,馬里烏波爾戰況最為慘烈。烏克蘭號召的「國際縱隊」陸續抵達烏西集結,俄羅斯先發制人,罕有地轟炸烏西最大城市利維夫的軍事基地,務求殲敵於成型之前。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轉眼已超過二十天,時間上已比香港保衛戰(一九四一年日軍入侵)要長。至三月十五日第四輪和談尚未取得明顯突破,每天都有無辜生命凋謝,不禁令人黯然,俄烏戰爭上星期戰場情況日趨慘烈,且平民受害日多,基建損毀日重,舉目所見烏克蘭主要大城屢受轟炸,情況矚目驚心。但無論如何戰火無情,人間有情,任何時候都應堅守人類的道德良知和初心,俄烏戰爭目前仍面對兩大人道難題。

當前兩軍仍在北部、中部、南部多數大中城市激戰中。如北部的基輔、東北部的蘇梅和車尼戈夫、東南部的馬里烏波爾、東部的哈爾科夫,都是激戰主戰場,尤其是東南沿岸的馬里烏波爾,戰況尤為慘烈。

這場戰爭陷入兩大人道難題。第一個難題,正是由於這場二戰後歐洲最大的現代化局部戰爭,已引起並會繼續帶來歐洲在戰後最大的難民潮危機。據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表示,至本週已經有三百萬名難民逃往歐洲多國。其中波蘭承擔了最大的國際主義義務,並已收留了一百八十多萬名難民,另有三十多萬人經波蘭前往西歐多國。據之前估計,最終將會有四百萬名以上難民因戰亂逃離烏克蘭。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邊賈稱,俄國快將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烏克蘭人道主義決議草案。其中包括對人道主義規定;一致停火呼籲;撤離平民;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譴責襲擊平民與民用設施行為;人道主義通道的設立。然而最諷刺的是,俄軍在烏國的所作所為完全與草案內容背道而馳。

根據烏克蘭安全局截聽到的基輔和哈爾科夫俄軍通話,下令向包括兒童的平民隊伍開火。在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至截稿前俄軍已佔領最大市立醫院,將四百名未能撤出的醫護人員及病人作為人質,這些行為哪有半點人道主義精神?不過無論如何,草案起碼可以作為監察俄軍行為的準則加以對照。

第二個大難題是涉及整個東歐安危的核電安全危機。俄烏戰爭爆發後約一星期,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和全歐洲最大的扎波羅什核電廠先後落入俄軍手中,後者甚至曾遭砲擊。雖俄方一再聲稱核電廠仍在正常運轉,但已多次發生電力中斷,與原來職工無法聯繫的問題。核電廠內部管理的真實情況,外界未能清楚了解,故此憂慮至今仍在。事件涉及俄羅斯與白俄、烏克蘭,由國際原子能組織居中協調。目前正討論框架協議,不過仍未能掉以輕心,各國應該攜手合力監督。

上週戰況跟之前總體變化不大,亦即仍陷入膠著似的拉鋸戰,俄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似乎稍有進展,但無助於改變戰局。所謂進展是由於繼赫爾松後,又攻下南部城市梅利托波爾,且公然綁架了市長費多羅夫,捧出親俄的前議員丹尼爾琴科,準備成立「人民委員會」。另外在赫爾松欲照辦煮碗,但受到全市上下抵制。該市自易手後,烏軍和國土防禦營、國民警衛軍退守市郊,目前仍活躍於俄軍後方,補給線並不安全。

目前兩軍仍在北部、中部、南部多數大中城市激戰中。如北部的基輔、東北部的蘇梅和車尼戈夫、東南部的馬里烏波爾、東部的哈爾科夫,都受到俄軍猛烈空襲和砲擊,到處都哀鴻遍地,但俄方全部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還不止,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長達尼洛夫三月十三日表示,車臣部隊十二日在基輔射殺了十二名俄軍傷兵,行為有如蘇聯時期內務人民委員部督戰隊的狠角色。

烏軍重創俄軍戰艦?

他亦聲稱,俄軍空降部隊三月九至十日曾計劃再奪取南部港口大城敖德薩,但因天氣原因暫時放棄。這支部隊相信應該是之前進攻尼古拉耶夫被擊退的近衛第七空中突擊師。同樣是在南部戰線,自從上週初被烏軍火箭砲重創一艘巡邏艦後,自開戰一直在敖德薩外海徘徊的黑海艦隊第一九七登陸艦旅七艘大型坦克登陸艦已經暫時撤到更遠水域避險。

而烏方最初傳來被擊沉的俄方巡邏艦,有照片證實未被擊沉,不過後部已被火箭砲彈轟個稀巴爛,估計曾被命中兩三發砲彈。有一說法指出是由美國提供的渡鴉手投無人機引導火箭砲射擊,但未被證實。而立功的火箭砲,應來自敖德薩第二十八摩托化旅隊屬砲兵。同樣在南部,據英國國防部指出,俄軍已從東部和北部哈爾科夫方向、東南馬里烏波爾方向企圖三面包圍烏軍,但仍未成功。

上週比較大的戰況變化是空襲範圍,是自從開戰首天之後,再度向全國蔓延。中南部第聶伯、羅伐利、利維夫、西北部布查、東部巴里希夫、東南部鮑里斯波爾,都受到轟炸破壞。

但最受矚目的是西部波蘭邊界的盧斯科和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軍用機場,以及亞沃利夫國際維和中心,皆首次受到俄空天軍TU-95MS戰略轟炸機在俄烏邊境附近投射Kh-101空射巡航導彈遠程攻擊。這個維和中心成立於二零零七年,主要是執行北約模式維和訓練。由於與北約過從甚密,莫斯科一直懷疑這是北約的反俄秘密基地,想除之而後快已久,故此今次不惜嚐之以三十枚巡航導彈之多。

不過此舉應有多重目的,因該處靠近北約武器物資入境轉運站,而俄方已宣布打擊運輸車隊為「合法目標」。故此炸毀維和中心,俄方可能想彰顯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開戰以來天天重創俄軍裝甲部隊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刺針單兵防空導彈,就是來自這條秘密通道。此一石二鳥之計效果成疑,但深層次目的雙方都有所顧忌,故不會宣之於口。

俄軍展開基輔包圍圈

上週最大的視點還是要回到基輔四周。開戰第十七天,基輔以北連綿近七十公里的俄軍車隊開始向首都兩翼緩慢散開運動,逐漸展開包圍,最近僅距市中心約二十公里,但在截稿前夕似乎又再停頓。

據烏軍公開影片可見,在基輔東北部兩軍多次反覆爭奪的E95戰略公路,俄第四十一集團軍近衛第九七坦克師近衛第二三九坦克團,該團之前在首都外圍已受重創。十日沿公路在布洛瓦利又受到烏軍第七十二機械化步兵旅的2S19自走榴彈砲精確打擊。其所發射的紅土地激光制導砲彈就是由備受爭議的亞速營所引導,命中包括TOS-1A噴火坦克和T-72坦克,引起猛烈爆炸,團長扎哈羅夫上校當場陣亡。這場戰爭無獨有偶的邪門怪事,就是凡受到普京親自接見、嘉許、授勳的將校,都紛紛死於戰火。

俄方同時公布的,還有三月六日被烏軍當場擊斃的三十九歲近衛特種部隊少校列昂諾夫在十日的遺體告別儀式。俄軍未敢公布的,還有在馬里烏波爾被擊斃、開戰以來的第三位陸軍少將——第二十九集團軍司令卡列斯尼科。該部開戰後才由白俄與波蘭邊界急速移防至烏克蘭南部,企圖盡快攻下馬里烏波爾,打通整個東南部與南部走廊。顯然易見南線才是目前俄軍主攻方向,其他戰線如北線基輔目前仍未到重中之重,只是戰略佯攻。俄烏戰爭開始以來,高級將校的死亡率之高為戰史所罕見,據報已不下十人,其中三名少將已被核實。以目前在烏克蘭境內二十多名將領而言,這是高得非常可怕的擊殺率,對本已低迷的俄軍士氣可謂雪上加霜。

同樣發生在三月十日的,還有俄軍第一五零摩托化步兵師第一零二步兵團三連,包括連長亞歷山大羅維奇上尉全軍覆沒。這是俄軍入侵烏克蘭後,真正的黑色星期四。這還未算打到現在還未真正奪得制空權,而平白損失的參戰飛機。

另據衛星影像顯示,企圖在基輔周圍布陣的俄軍三月十日在首都以北霍斯托梅爾的伊爾平河架設浮橋,但三日後再看已被烏軍炸斷。這一浮橋在主橋以北八公里,距離另一座在切爾諾貝爾疏散區的普里皮亞季浮橋幾十公里遠,這對圍攻基輔無疑又是一次重挫。同時附近水位急速上漲,不能排除是烏軍的水淹七軍之策,令俄軍行軍渡河難上加難。

由二月二十四日開戰至三月十五日,西方觀察到俄軍已發射各型導彈九百多枚,不過最具參考價值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使用數目不詳。但其運用成果與發射數量未成正比,尤其是對手防空系統仍在有效運作,俄機仍未敢太靠近西部,這跟兩次伊拉克戰爭的美軍比較可謂高下立見。同時烏軍戰機實際只損失兩成,仍保存五十六架。亦即陸空兩路武器雖舊,但因對俄軍仍有巨大的威懾力而不能小覷,烏軍士氣和戰術素養之高已令人刮目相看。

現時俄軍參戰部隊約二十萬人已經全部入境,烏方公布已擊斃萬餘人數字明顯帶有水份,以美軍評估約為四五千人較為可信。然而若在這基礎上加上重傷、被俘及大量逃兵,俄軍損失大概雖不中亦不遠矣。亦即損失很快會達到烏方宣稱的一成,不可謂不高。而精確制導彈藥庫存量據說也開始緊張,若俄羅斯不增兵不增產,短時間內要徹底征服烏克蘭幾乎不可能。勞師遠征、師老兵疲,骨牌效應下前途吉凶難料,當然這對烏方耐力也是極端嚴酷的考驗。

至於另一條國際戰線雙方也在暗中較勁,且都在不同程度取得國際支援。不過事關不少敏感國際關係和個人隱私,目前所知仍少。俄羅斯方面首先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盟友敘利亞派兵支持,此舉可謂投桃報李,報普京七年前出兵打擊伊斯蘭國及反政府武裝,拯救了風雨飄搖的阿薩德政權。然而俄羅斯忽然將敘利亞軍抬舉為「巷戰專家」則令人笑掉大牙,業內人士都不苟同。從敘利亞戰場所見,很明顯要俄軍救敘軍而並非相反。

另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長達尼洛夫十三日表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在白羅斯境內進行一項秘密任務,就是讓白俄官兵換上俄羅斯軍服到烏克蘭參戰。之前白俄方面曾多次公開稱,並沒有計劃出兵烏克蘭。然而目前的情況明顯屬於國家機密,所有其他細節例如兵力規模、部隊代號番號、參與何種任務和駐地等,相信比敘利亞軍更加諱莫如深。

西方志願軍支援

而敵對的烏克蘭方面,總統澤連斯基開戰未幾已號召國際志願軍支援,沒幾天已經一呼百應,世界各地僱傭兵紛紛響應來報到,加入烏克蘭的國際縱隊。最新報名數字未見更新,但之前官方所言有六萬多人,但當中肯定亦有水份,不過實質數字若有一半,已經頗為可觀。這些外援都要求是職業軍人或退伍軍人,不用再花時間訓練可馬上作戰,主要來自西方,首先抵達的是丹麥士兵。

另外還有數以萬計海外烏克蘭僑民回國參戰,最後加起來兵力估計有十萬八萬之譜,目前烏克蘭正規軍才二十五萬人,規模不可謂不大。此舉不期然令人想起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的盛況,當時也有包括來自烏克蘭在內的蘇聯、中國士兵所組成的國際旅,他們直至共和政府戰敗前夕的一九三八年底才全部撤離。不過在這場內戰結束的同一年底,蘇聯攻打芬蘭爆發冬季戰爭,再次呼喚世界各地的自由戰士來為理想而戰。近百年前歷史如今復現,到底是時代的進步抑或退步呢?這兩場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演,歷史循環的話,是否預示了新的世界大戰魔影正在慢慢向我們走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