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北約東擴與俄羅斯民族主義

撰文:丁伟

普京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侵犯烏克蘭的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所為何來?他認為北約東擴至烏克蘭將掐住俄羅斯咽喉,因此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是俄羅斯底線;如今不及時制止,將來烏克蘭真的加入北約,那就永遠沒有機會了。要了解這場戰爭,不能不從北約東擴說起。

北約集體安全機制 符歐洲多國願望

1991年末,蘇聯土崩瓦解,15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位處東歐的附庸國也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獨立自主。冷戰結束,維繫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團結的華沙公約組織及經濟互助委員會自然解體,但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卻巍然不動。當時無論是莫斯科或北京,都批評冷戰時代的產物為何不立予解散?此中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要藉此維繫與西歐的關係,在後冷戰時代鞏固美國在歐洲的政治和戰略利益;其次,北約繼續存在,其實也是當時西歐各國共同願望。蘇聯雖不復存在,但北約所代表的集體安全機制,是歐洲自保的最有效機制。

所謂「集體安全」,體現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若某成員國被侵略,將被視為對北約所有成員國的侵犯,屆時各成員國可群起而攻之。北約的假想敵只有一個——蘇聯;它若想進攻西歐,即使只是侵犯某邊陲小國,也被視為攻打整個北約,因此儘管它軍事實力強大,也必躊躇不敢動手,從而和平得到保障。於是這個盟約就成為「威懾」(deter)北約以外任何潛在敵人的有效工具。正因如此,冷戰時期西歐諸國,除保持中立的瑞士、奧地利及不願加入軍事同盟的國家如瑞典之外,都加入北約。况且彼此是盟友,即使有糾紛,也不會訴諸武力解決,比如位於歐洲東南邊陲的希臘和土耳其向來不和,但由於同是北約成員,故鮮有武裝衝突。

加入北約歐盟 東歐國家獨立後最大政治

因此,北約這個集體安全機制繼續存在,符合西歐諸國的共同願望及安全需要。儘管蘇聯威脅已除,它們仍須防範未來挑戰歐洲安全的潛在敵人。新興的獨立自主東歐國家,有機會選擇,自然也會要求加入北約。這些國家經歷艱苦的政治改革及經濟重整,必然想成為西方一部分,軍事上加入北約,經濟上加入歐盟,是他們獲得自主獨立後最大的「政治」。於是從1999年開始,北約經歷了5次東擴,幾乎涵蓋所有冷戰時期蘇聯控制的東歐附庸國,還有原屬蘇聯領土的波羅的海三小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這3個國家人口加起來不過600多萬,比香港還要少。多個蕞爾小國,在亡國或是被主宰命運多年後重享獨立自主,為永久擺脫來自東面俄國老大哥的掣肘,投靠西方陣營是最佳、也是唯一選擇。

一位波蘭學者說過:你不幸成為俄羅斯的鄰居,你不會有好日子過,因為俄國與鄰國打交道,只會考慮自身利益,而不是互惠互利,它要麼控制你,或是乾脆把你吃掉。環顧俄國鄰居,從來都是弱小無助;波蘭已算是較大的國家,但歷史上就在俄國參與下被4次瓜分。所有鄰居都要仰「俄」鼻息,冷戰結束為這些小國提供了千載一時的機會,加入北約這個獨特的安全機制。被俄國侵略,等同於美國及其他歐洲大國被俄侵略,俄國即使強大起來,它也不敢造次。眾小國都熱衷加入「西方」,結果北約涵蓋的國家愈來愈多、幅員不斷擴大,終於到了俄羅斯門口。

如果能夠切身處地從小國處境來考慮,多年來被強鄰欺凌甚至吞併,加入北約是應有之義。但從俄羅斯立場來看,特別是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掛帥的領導人來說,若烏克蘭也加入北約,意味着這個「糧倉」及原料能源生產基地進一步融入西方世界,因而縮小俄國勢力範圍,令莫斯科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降低;俄甚至辯解其安全利益沒受尊重、戰略空間受擠壓。

普京大概憧憬恢復過去俄羅斯帝國的光華,當烏克蘭積極表達加入北約的意願,俄就要求美歐應允不接納烏克蘭為北約成員國,得不到保證即悍然入侵,務求推翻政權,成立親俄政府。烏克蘭西部信奉天主教,東部則信奉東正教,親西方及親俄力量分庭抗禮,普京過去在格魯吉亞(2008年)及克里米亞(2014年)嘗過甜頭,以為西方只懂制裁,不會派兵援烏,他便勝算在握。

當大俄民族主義者認定是民族復興之時,「大國沙文主義」必然成為結果。相比2004年多達7國加入北約,俄羅斯當時因實力有限,坐視不動;今天的普京不能同日而言。2月26日出版的《經濟學人》提到,俄國人經常抱持這樣的雙重考慮:一方面比西方落後,要急起直追;另一方面,咬定西方千方百計要阻礙俄羅斯發展,由此形成既自卑又自大的心理,主宰着大俄民族主義者多年來的心態,普京亦不例外。

重回民族主義對抗年代

法國戰後研究國際關係成就卓越的大師夏斯納教授(Pierre Hassner,也是筆者的老師),在冷戰結束後不久發表一篇論文,開宗明義就說:「冷戰結束,意識形態對壘終結,我們將返回1914年以前的世界。」即是說,回到民族主義對抗的年代。

九十年代初,福山的「歷史終結」說大行其道,西方自由民主大勝;九十年代中,世界進入「全球化」年代的論述,人人爭相傳誦:世界將變成「地球村」,人與人距離縮短,國與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又能促進民族間的互相了解,彷彿世界大同的境界指日可待。

許多人認為夏斯納的忠告杞人憂天,與當時正流行新自由主義所營造的樂觀情况格格不入。但回顧過去10年世局發展,世界各國民族主義抬頭,多國國內政治左右激化嚴重,人們不禁讚歎:夏斯納的暮鼓晨鐘,猶如先知預言。不要忘記,民族主義狂飈年代的特徵,正是無休止的衝突和戰爭!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辣评周刊【言论场】為公開園地,歡迎全球各地投稿。文章以2000字為限。來稿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2.本网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网即擁有該文章的中文出版權,本网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公众号等)。本网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澳洲《辣评周刊》

2022年3月4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