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谷爱凌一跃 谁的玻璃心碎一地?

【吃瓜热点】冬季奥运对台湾影响不大,原因是台湾只有四个人参加。亚热带的台湾气候本不适合为冬季雪地而举办的各种运动。连训练场地也没有。但台湾却为了一个选手穿上大陆的制服而在网上大吵,甚至变成国族主义的呐喊喧嚣。不仅台湾,中美两国也为了谷爱凌而吵翻了天。

这当然印证了奥运往往变国族主义的战场。特别是美国人对华裔的刻板印象,总是自私自利、家族忠诚高于国家、容易被利益劝诱等等。对谷爱凌的批评,就有一项是:为什么一个美国成长的孩子,会愿意替破坏人权的中国效力?有人甚至以此要谷爱凌表态。而台湾竞速滑冰好手黄郁婷,只是在脸书(Facebook)的个人视频中,练习时穿上大陆选手练习时赠送的中国(大陆)队服,就被高度政治化的解读,甚至怀疑她的忠诚度。

不仅是美国人,中国大陆网民对代表美国滑冰夺得金牌的华裔选手陈巍,也一样不客气,说他“太白了”。当然,还有一些改变国籍、代表不同国家参赛的欧洲选手,但他们就没有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因为,这样的现象在欧洲国家很普遍,早就习以为常。就像欧洲职业足球队,几乎网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足球“好脚”,效力的是球队而不是国家一样。国族在真正的竞赛里,其实是次要的,若不能夺冠,拿着再大的国旗都没有用。

善于做商业计算的美国人还估计,谷爱凌夺一金一银,人气大涨后,至少可以得到一亿美元的广告代言费。所以用一种酸酸的口气说:“难怪她要改投中国队。”

然而,为什么没有人质疑早年改投美国的各国选手,参加各种体育项目,以及各种代言的费用呢?反而,美国的宣传总是强调,这是投奔自由。然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高报酬是应该的。以同样的标准,谷爱凌投奔中国得到高报酬,又有什么可讶异的?难道中国只能像美国所宣传的:在高压下训练金牌选手,这样才能被接受吗?

事实上,在冷战年代,转投美国的选手非常多,美国也不惜从世界各国挖角,名为“重金礼聘”,挖到了还要开记者会炫燿公布。相较于此,谷爱凌算是低调的了。然而谷爱凌仍被西方媒体询问了许多超出一个运动员该面对的问题,包括了国籍、认同、价值等等,逼得她不得不逐一回答。

这不得不说是冬奥让人遗憾的事。同样是奥运,日本去(2021)年举办东京奥运就不曾出现这类问题。没有人问奥运比赛中会不会吃到福岛的辐射食物,更不曾有人逼问福岛的核废料如何处理,会不会影响全世界。照说生态问题关系全人类,跟人权问题一样重要,为什么就不曾见到西方媒体有这样的质问?

所以说,欧美国家虽然派选手参加冬奥,但骨子里仍想到处找麻烦。一下子食物、一下子新疆人权,一下子乌克兰影响,要言之,让冬奥失去光彩,才是西方媒体的宣传目的。然而,这样的言论最后只见证了:那见不得中国已经不是“东亚病夫”的现实。

冬奥尚未结束,体育最后仍要回归赛场,世界排名仍在未知之天,然而,冬奥却见证了,任何一个东亚国家要站起来,终究要靠自己的实力。谷爱凌金牌那一跃的刹那,让人听到玻璃心碎了一地。

(本文作者杨渡,系台湾作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