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藏紅花披肩V.S. 穆斯林頭巾:印度校園成民族主義戰場

【焦点分析】自今年初以來,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數間學校以教育部指引為由,拒絕佩戴頭巾的穆斯林女生進入校園,引發的學生和家長示威持續至今,而披上藏紅花披肩的印度教徒的學生則在校園內外,穆斯林學生對峙、氣氛緊張。邦內所有高中由周二(8日)起需停課三天,示威更蔓延全國各地及鄰國巴基斯坦。此次爭議再度反映總理莫廸近年挑動國內宗教民族情緒的惡果。

今年初,卡納塔克邦一間公立高中的幾名女學生要求戴頭巾上學遭到校方拒絕,稱學生都應遵守校服政策。

穆斯林女學生開始在校門外舉紙牌抗議,其後反頭巾禁令的運動逐漸擴展到其他高中和大學。另一邊廂,由於當地一所大學准許女學生戴頭巾進學校,激起信奉印度教的學生不滿,他們披起印度教特式的藏紅花披肩(saffron scarves)反制,示威雙方鬥喊口號,並互有推撞、掟石,需由警方分隔開。

有穆斯林女學生表示,她從小就佩戴頭巾:「對我們而言,頭巾不只是一塊布那麼簡單,它具有信仰上的意義」。反對的印度教學生則指:「學校並非宗教場合,如果穆斯林學生硬要戴頭巾,那我們也要穿上披肩。」

卡納塔克邦政府上周六便指引校方,「不得穿著擾亂平等、正直和公共法律和秩序的衣服」,而卡邦教育部長B.C. Nagesh亦表示,校園內應同時禁止佩戴藏紅花圍巾和頭巾,他還稱,學生們是被「不法分子」煽動抗議。然而,宗教服飾事件持續發酵,特別在卡邦沿海城市烏杜皮(Udupi)和以印度教徒佔多數的其他地方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2月8日,當地政府因應持續升溫的抗議活動,經已下令當地所有學校和學院關閉三天。

當地高等法院目前正在審理一宗由當地學生提出的訴訟,起訴人指,戴頭巾是憲法保障的基本宗教權利,案件目前仍在審理當中。

頭巾之爭屬政治炒作?

卡納塔克邦人口超過6000萬,是印度十個人口最高的邦之一。該邦是印度的信息工業重地,其首府班加羅爾(Bengaluru)有「印度矽谷」之稱。

卡邦目前約有83%人口為印度教徒、12%是穆斯林,穆斯林人口佔比跟印度全國相若。而「頭巾之爭」在印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佔比少的穆斯林群體自國家獨立以來就面對不少發展困境,包括政治參與程度低、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及文化教育水平低,其中穆斯林的入學率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卡納塔克邦現時由總理莫廸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印度人民黨 (BJP) 管治,當地政府於2月5日強調,所有學校「都應遵守管理層制定的衣著規範」。但反對黨和其他反對的人士則認為有關規定是歧視宗教少數群體,有引發暴力的風險。

根據印度憲法,民眾享有宗教自由,但同時規定各省可在公共秩序、道德及衛生等考量下,限制相關宗教自由的權力。印度社會各界目前對爭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校服可促進歸屬感、避免學生因宗教、種姓或家庭經濟能力而分裂,若各自穿着宗教服飾只會製造隔閡;亦有人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的權利應獲保障。

莫迪治下宗教矛盾加深

誠然,印度宗教繁多過去一直構成不少社會以至管治問題,尤以旁遮普省為據點的錫克教也因其分離傾向一度是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惟主要的問題仍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分野。

自莫迪2014年上任以來,其印度教優先主義政策卻令國內的宗教衝突明顯抬頭,尤其是其2019年推行排斥穆斯林的《公民身份法》引爆多月示威,阿薩姆邦和西孟加拉邦成為示威中心。

另一方面,由於穆斯林相對而言較高的生育率,目前印度穆斯林的人口比例正在不斷增加。2011年的官方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穆斯林比例經已由10年前的13.4%上升至14.2%,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預測到2060年,這個人口比例會進一步升至19%。可以預期,屆時兩大宗教之間的矛盾衝突可能會愈發突出。

作為南亞次大陸傳統的影響力中心,印度一直有着提倡寬容的歷史。隨着莫迪政府試圖將國家重塑為一個印度教國家,政府及執政黨公然排斥和詆毀少數族裔的舉措,促使極右民族主義勢力座大,對於穆斯林及基督徒等其他宗教信徒的壓迫和襲擊趨增,埋下不少社會衝突的種子。

图:穆斯林女學生認為,戴頭巾是她們的基本權利。(AP)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