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不投票升至四成 欲投者減 學者指政府催票失效 劉兆佳:政局穩定 低票率正常
【吃瓜热点】明天是新選舉制度下首場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香港民意研究所昨日公布選前最後一份民意調查結果。調查於本月9至14日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891人,39%受訪者表示不會投票,較11月中首輪調查時的33%上升;表示會投票的受訪者為48%,則較首輪調查時的52%下跌。有學者分析,愈臨近選舉日,有意投票的選民愈少,反映選民沒被選舉論壇及政府呼籲投票所吸引。民研又綜合過去調查結果分析,在10區直選中,港島東及新界西南仍未有「勝算較高」的候選人。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過往的投票率預測都不太準確,認為最終投票率要視乎選舉日氣氛、愛國力量能否動員以形成選舉氣氛,吸引選民投票。他稱目前談投票率仍言之尚早,強調將投票率與新選制掛鈎是扭曲改變選舉制度的目標。他認為目前政治局面穩定,投票率低屬正常,而上屆選舉時政治分化,難與當時特別高的投票率比較。
3輪調查 稱投票者52%減至48%
香港民研上月中起做立法會選舉調查,先後3次調查選民投票意欲,首輪於上月15至18日以電話訪問838名選民,52%受訪者表示肯定會或多數會投票,11月29日至12月3日的次輪調查中,表示會投票的受訪者比例已下跌,至最新一輪調查,會投票的比例跌破五成,只有48%(見上表)。
直選8區有「勝算較高」者
民建聯居多無一非建制
香港民研又綜合過去4次,分別以電郵蒐集10,174名群組成員及以電話蒐集891名選民的投票意向。兩種調查方式中,同位列直選選區中獲最多支持首兩位的候選人,被界定為「勝算較高」。結果顯示,10個地區直選選區中,8個選區共9名候選人屬勝算較高,當中8人是現任或前任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候選人佔大多數,當中沒有非建制派候選人(見右表)。
昔選前投票率從未遜首輪
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以往選舉前最後一輪調查得出的投票率,從未比首輪調查低,而今次未決定是否投票的「游離」選民比例較以往為少,有三分之一受訪者早已表明不會投票,他相信近日候選人「告急」,對提高投票率無太大作用。被問到非建制派的勝算,鍾劍華稱民研不是「馬經」,不會作相關估計。
至於調查得出有關投白票或廢票的受訪者比例,鍾劍華表示有關問題過往都不是焦點,今屆成焦點是政府造成。他說,為保護民研及其員工,會在選舉結束後再公布有關調查結果。
「保障員工」 白票率選後公布
選舉觀察計劃成員、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說,3輪調查所得的投票率維持低水平,與今屆候選人以新面孔佔多有關,形容有候選人仍在自我介紹階段。他說,經過多場選舉論壇、政府積極呼籲投票後,投票率仍處於低位,反映有關「工程」無法吸引選民,亦明顯與沒有主流民主派參選有關,而非建制派候選人需花更多時間解釋其路線,過程對候選人及選民同樣困難。他又認為,若大部分市民不認為選舉可為社會復和等帶來任何改變,其投票意欲一定受影響。
對於大部分地區直選候選人在選舉前數日已打告急牌,陳家洛認為,有「江湖地位」的候選人告急,對新面孔構成壓力,若投票率偏低,建制派候選人作為「同路人」,在互相爭取選票下,告急可以理解。
劉指新選制「去政治化」
民建聯縱直選佔半「無所謂」
對於民調顯示多區民建聯候選人「勝算較高」,劉兆佳表示,民建聯靠群眾選舉起家,在地區選舉佔優屬正常,在20席地區直選議席中,該黨取得一半議席亦「無所謂」,因最終亦難以在總數90席的議會中成為多數派。他說,新選舉制度是要「去政黨化」、「去政治化」,愛國陣營需有分工,分頭負責地區、專業等範疇,以解決香港問題,認為民建聯亦要轉型,吸引更多專業人才。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