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取消普惠制抗衡「帶路」 中歐關係非必然衝突
【言论场】歐盟、英國、日本等32國上周三(1日)起取消中國的普惠制關稅優惠,代表中國商品出口至當地不再享低關稅待遇。同時,歐盟宣布將其「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基建計劃,加碼至3000億歐元(約合2.64萬億港元),被視為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RI)。這些舉措都被認為是歐盟針對中國的新動向,加上上周歐美副外長級會晤後的聯合新聞稿中對華用詞強硬,令外界擔心中歐關係將面臨新一輪齟齬衝突。不過,盱衡國際大勢,取消普惠制的意義被扭曲誇大,「全球門戶」也未必與「一帶一路」正面衝突,美歐意識形態有天然親近性,歐盟口頭上對華強硬並不意外,惟美歐對華政策並非鐵板一塊,中歐關係的未來走向不能單憑幾件事就遽下定論。
中國經濟成長「畢業」
失「普惠制」影響輕微
所謂「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與「最惠國待遇」(Most Favoured Nation,MFN) 不同,MFN已是世貿組織(WTO)成員之間正常的關稅待遇,GSP則由歐洲共同體1971年發起,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單向優惠關稅待遇,令受惠國的進口產品在MFN基礎上獲進一步關稅減讓,甚至零關稅。惟當受惠國經濟發展達到某個水準時,就要從該待遇中除名。其實,過去幾年,中國的大部分稅收優惠都已被陸續取消,到2021年12月1日,仍保留對華普惠制的經濟體僅剩3個,從這天起標誌中國已從普惠制待遇中「畢業」,成為「發達經濟體」。
取消普惠制關稅優惠,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微乎其微,象徵大於實質。但長遠看,這意味中國「悶聲發大財」的時代已經遠去,韜光也不能再養晦,一來靠收購外國公司實現技術升級的道路已壁壘森嚴,自主創科任重而道遠;二來貿易壁壘又多了「碳稅」和「數字稅」等新玩法,這也是中國要加快推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減排政策的原因。
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9月已具雛形,當時計劃金額只有約400億歐元,上周公布的加碼版金額增至3000億歐元,從2021至2027年投資於發展中國家的鐵路、公路、電網、光纖等基建項目。有分析認為,該計劃有潛力令歐洲在地緣政治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選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con der Leyen)表示,希望基建項目會有高透明度和良好管治,是「真正的替代選擇」(true alternative)。
自中國2013年開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融資項目已超過2,600個,總額達3.7萬億美元,已經有中老鐵路、中巴經濟走廊等多項實質進展,造福當地的民生經濟。但歐美社會卻批評之聲不斷,抨擊該倡議不透明、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債務陷阱,云云。今年6月,美國總統拜登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提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劃,宣稱到2035年前,將協助發展中國家興建價值40萬億美元的基建工程,其目標是反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一帶一路」相比,B3W計劃不確定性很大:一是美國最終能投入多少資金仍是未知數;二是G7各國的同步協調問題;三是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意願問題,目前看多數發展中國家希望與中美都保持良好關係,並不願意選邊站。
「全球門戶」金額倍增
倒逼「一帶一路」升級
至於「全球門戶」計劃,歐洲輿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對該計劃鼓吹的「民主議程」並不熱中,因為在世界新秩序中,各國的自主性高於一切。與「一帶一路」相較,「全球門戶」還處於意向階段。亦有分析稱,歐盟的付出會更像捐獻而非投資,計劃或因歐盟內部的官僚作風「陷入困境」,甚至可能成為預算問題和期望值過高的犧牲品。
歐盟近年調整外交策略,尋求在中美以外打造世界「第三極」,「全球門戶」計劃既有暗合「B3W」倡議之意,亦有構建地緣政治新格局的企圖心,歐盟中的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與很多亞非發展中國家有歷史淵源,對中美在當地的影響力擴大早已不安。歐盟雖強調該計劃的替代作用,但未點名「一帶一路」。基於伙伴關係,歐美協作成分雖多,惟雙方對華戰略並不完全一致,未來國際格局的中美歐「新三國」如何互動,仍未定局。
對歐洲參與競爭,不必然意味中歐正面衝突,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歡迎一切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發展的倡議;不同倡議之間不應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關係,應該兼容並蓄、形成合力。未來中歐若在亞非國家開展第三方合作基建,還可平衡雙方在意識形態上的扞格矛盾。這也是習近平在上月中的「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稱,總體上看,「共建『一帶一路』仍面臨重要機遇」的理由。
(明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