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碩寫道:
「美國政策制定者正在犯下的最大概念錯誤,其實很簡單。他們以為戰略競爭對手是中國共產黨。這解釋了美國認為美式民主必會勝利的自信。但是美國這年輕共和國的真正戰略競爭對手,是一個有四千年歷史的文明。」
「作為美國的朋友,我只能驚訝他們巨大的戰略自滿,他們正幼稚地投入一場他們很可能會輸的競爭。」
馬凱碩引述孫武所言「知己知彼」,形容這是最古老的地緣政治規則。
他不諱言,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中國挑戰了美國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一言,句句都錯。
馬凱碩解釋,第一,中國沒有挑戰美國的繁榮。「中國人比這更精明,他們把美國的繁榮,看成是中國經濟繁榮的助力。」「如果拜登總統能提出一個有利中美兩國經濟的交易方案,中國會很樂意接受。美國繁榮是中國的資產,而不是負擔。」
第二,中國沒有威脅美國的安全。「中國不可能軍事入侵美國(兩國隔著太平洋);中國不可能核打擊美國(中國核彈頭只有美國15分1);中國也沒有在中東等地區威脅美國的軍事優勢。」
他引述布魯金斯學會專家歐漢倫(Michael O’Hanlon)所形容的:「如果中國是北約成員,美國只會要求中國增加軍費,因為中國的軍費佔GDP比重遠低於北約2%的最低目標。」
馬凱碩表示,如果中國威脅美國安全,中國應很樂意看到美國削減軍費、航母、戰鬥機、海外基地,但其實,中國的戰略家反而很樂意看到美國浪費資金,打毫無必要的戰爭,維持巨額國防預算,因為這只會在教育、科研等關鍵領域,削弱美國競爭優勢。
第三,中國也沒有威脅美國的價值觀。馬凱碩指出,美國的想法可能來自兩種誤解。
首先是,美國人錯誤地以為,中國既然由共產黨執政,那麼就會跟蘇聯一樣,致力證明共產主義優於民主政治。然而,中國的真正使命是復興中華民族,而不是輸出共產主義。
接著是,美國人誤以為,當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頭號經濟大國,就會像美國一樣致力於普世使命,輸出中國模式,就像美國輸出美國模式。「美國人需要理解一個基本事實:儘管美國人相信任何人都能成為美國人,但中國人不相信其他人用類似方式就能成為中國人。」
馬凱碩建議,美國其實只要將和中國的競爭,限定在經濟領域,那麼一些簡單的措施就能提振美國競爭力:
第一步是將美國國防預算減半,將節省的錢投入科研;第二步是從中東撤軍,停止毫無必要的戰爭;第三步是逆轉特朗普政府發動的對華貿易戰;第四步是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馬凱碩坦言:
「中國正執行一項深思熟慮的長期戰略,正在成功改善14億中國人生活,同時增進中國和大部分國家的經濟聯系,讓世界能從中國繁榮獲益。美國卻沒有可比的全面戰略。」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