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拜登外交助攻 「中國」踞輿論頂流 /文:鍾鳴九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結束歐洲之行,其上任來的外交「三部曲」也告一段落。從美日2+2會談到美歐多場多邊活動,再到美俄峰會,拜登外交手腕變化多端,既有鞏固傳統盟友的固定動作,也有針對其「頭號敵人」俄羅斯的懷柔政策,惟會談內容始終繞不開中國。

神舟十二號升空成熱話

內地外交學者認為,拜登不顧美國國內疫情形勢,在短短數月內密集出訪,接連上演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外交,真正目的仍在尋求拉攏形成一個實質上的「反華同盟」。實際上拜登所到之處言必稱中國,反而造成了中國不在「江湖」,「江湖」卻到處是中國「傳說」的效果。

就在普拜會同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太空站,成為國際輿論場中的「頂流」(頂級流量)。一方面,航天是目前公認的國際科技最尖端、最能體現軍工水準的領域。另一方面,國際太空站在2024年退役的可能性上升,中國太空站有相當概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人類唯一在軌太空站,將是國際航天合作繞不開的關鍵一環。

中俄航天合作具競爭力

普拜會後,雙方發布《美俄總統關於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外界普遍認為缺乏實質內容。幾乎同時,中俄發布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和合作伙伴指南,是在航天領域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進展。國際航天競爭日趨白熱化之際,美國NASA雖仍具技術優勢,但中國近年來迎頭趕上之勢也是不爭事實,加之俄羅斯航天大國的實力和雄心仍在,中俄合作或將是未來國際航天界最具競爭力的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航天近年厚積薄發之勢明顯,再次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卡脖子」問題需要通過不斷加強自身科研攻關能力來解決。早在奧巴馬時期,美國國會就通過「沃爾夫條款」,要求NASA和白宮科技辦公室,不得使用聯邦資金同中國或中國所屬公司就太空專案進行任何方式的合作或協調,禁止NASA接待中國官方的訪問人員。在此影響下,國際太空站的大門向中國關閉,中國雖有載人航天的豐富經驗和高質素太空人隊伍卻遲遲未能加入。

加大國際合作深度廣度

相較之下,中國官方明確表示,將繼續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使中國太空站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太空實驗室。除俄羅斯外,歐盟、日本等美國「航天盟友」也表示希望同中國合作,甚至不少國外太空人已經為參加中國太空站的飛行任務開始學習中文。已經邁出「三步走」第三步的中國航天,正成為國際航天合作的必要選擇。

文:鍾鳴九(香港专栏作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