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趙婷新聞 北京決策失誤
【焦点分析】趙婷奧斯卡獲獎展示中華民族軟實力,北京宣傳口官員禁止登載有關新聞,暴露官員沒有底氣,對國民沒有信心。
出生在北京的趙婷(圖)的電影《無依之地》(Nomadland,港譯《浪跡天地》,台譯《游牧人生》)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新聞卻在中國大陸被「封殺」,不僅在官煤上「消失」,在微博與自媒體上都沒有出現,好像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是有點奇幻,也立刻成為國際媒體的大新聞,嘲諷中國沒有新聞自由,連中國背景的導演獲得影壇殊榮消息都要被禁,等於剝奪了中國人民「知的權利」。
其實趙婷這部片子正展示中華民族的軟實力,但如今北京這些官員目光如豆,禁止登載有關新聞,卻暴露了中國軟實力的短板——官員沒有底氣,對國民沒有信心。難道中國人看了趙婷得獎的新聞,就會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
中國官員的考慮,傳言不滿趙婷被網民「揭發」她在二零一三年接受英國電影雜誌”Filmmaker”的採訪時,提到她童年時的中國,是「一個遍地謊言的地方」。但這是八九年前的事,而這樣的感受,其實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對很多地方的記憶,如果以此作為「罪名」,有點不成比例。中國的電影網站長期以來都有趙婷的報道,有關《無依之地》的信息一點都不少,包括她在歐洲奪得金球獎等,鉅細無遺,反而是在她得到奧斯卡之後,就全面封殺。
當然,北京另外一個考慮是本屆奧斯卡有一部挪威導演紀錄片”Do Not Split”(《不割席》),為香港二零一九年黑色暴亂的港獨分子撐腰,因而北京取消了奧斯卡直播。但該片沒有獲得任何獎,趙婷如果因而被禁,可說是池魚之殃。
《無依之地》其實是一部對美國社會深刻反思的電影,刻畫全球化的受害者,描繪美國小鎮——內華達州的恩帕爾(Empire),美國石膏公司於二零零八年金融風暴後關門,員工四散,小鎮湮滅,連郵遞區號都被刪去,但有一位中年婦人在丈夫去世後離開該鎮,住在汽車上,游牧各地,拒絕親情與愛情的召喚,寧願在荒野驅車求存,但又不忘她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可以對一名迷茫的年輕男生背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永恆的夏天不會消逝」,展示美國人的獨立精神與文化底蘊,讓很多美國人看了都潸然淚下,引起共鳴。
北京《環球時報》英文版在社論提出,趙婷應該在中美社會中發揮調解作用,避免成為摩擦點,該報並同意趙婷在得獎致詞時引用《三字經》的「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否代表北京當局對趙婷的定性改變?還有待觀察。(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