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新冠疫苗開發戰 大國覓自尊拓外交工具

【焦点分析】時間撥回去年8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當局批准其全球首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完成安全測試前投入使用,惹來西方輿論強烈質疑。與此同時,法國坐擁巴士德研究所和頂尖藥企賽諾菲,被視為其一最有潛力開發新冠疫苗的國家。事隔半年形勢逆轉,俄羅斯「衛星V」疫苗在學術期刊公布的數據證明防護力不遜於西方疫苗,不但被莫斯科自視為後蘇聯時代最大科研突破成果,也成為克宮「疫苗外交」一大王牌;法國卻有巴士德研究所宣布半途而廢,賽諾菲也承認無望在年底前研發出自家版本,國內政客不禁自怨自艾。俄羅斯和法國的一喜一悲,反映大國對新冠疫苗的研發已不止是科研角力,也是面子與國力之爭,成功者可藉此作為拓展外交的新武器。

新冠疫苗開發之爭從來不止中美歐參與,俄羅斯搶先將自家「衛星V」(Sputnik V)疫苗投入使用時,美國的莫德納(Moderna)和德美合作的BioNTech-輝瑞疫苗還要幾個月才公布第三階段臨牀測試結果,中國的幾款疫苗更是迄今仍未有獲認證的第三階段測試數據。莫斯科當時的決定惹來不少爭議,如今看來卻是罕有在科研戰場贏了一仗——上月初《刺血針》同行評審論文顯示,「衛星V」在第三階段測試保護效果高達91.6%,跟歐美的幾款疫苗相差無幾。

衛星V重拾前蘇聯科研榮光

「衛星V」的成功,對俄羅斯來說是久違的科研勝利。彭博社指出,從命名即可見俄國如何看重疫苗研發成就的意義:「衛星V」名字中的Sputnik,來自蘇聯1957年突然成功發射人類史上首枚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Sputnik-1),當時事件引發美國社會震動,並觸發美蘇太空競賽,V則代表疫苗(vaccine)。想出疫苗名稱的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總監德米特里耶夫去年7月向CNN稱:「美國人聽到史普尼克的嗶嗶聲時都驚訝不已,這次疫苗也一樣,俄羅斯會跑第一。」「衛星V」的V也是羅馬數字的5,令人聯想到莫斯科在太空競賽的另一重大勝仗,即1960年首枚將動物送入地球軌道後安全返回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5」號。

法研發屢受挫 政界:衰落恥辱

美國、德國和英國後來開發出自己版本的新冠疫苗挽回面子,相比之下擁有悠久疫苗開發史的法國卻「斯人獨憔悴」。以疫苗先驅巴士德命名的巴士德研究所1月宣布放棄其3款新冠疫苗中進展較快的項目(另外兩款仍在初步階段),製藥巨擘賽諾菲(Sanofi)的疫苗候選版本最快也要到年底才準備好。

這對以醫藥科技創新歷史自豪的法國來說,是不小的打擊,政界也不乏慨嘆失敗的聲音。總統馬克龍黨友兼政治盟友貝魯說:「這是國家衰落的象徵,這衰落是不可接受。」社會黨元老羅亞爾歸咎「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導致疫苗研究的公共撥款減少,法國共產黨全國書記魯塞爾則斥這次失利是「恥辱」。

去年獲馬克龍任命為政府長期規劃專員的貝魯,以法國籍莫德納行政總裁班塞爾(Stéphane Bancel)為例,質疑問題出於法國人才流失到美國,直指法國最優秀的研究人員都被美國體制攫取是不可接受。但專家指出,美國政府過去數十年對疫苗研究投資增加,創新企業在美國也更易贏得私人投資。

克宮:阻購俄製疫苗壓力「前所未見」

疫苗開發競賽的勝利也為俄羅斯帶來全新外交本錢。「衛星V」效果獲學術認證後,愈來愈多國家加入採購行列,迄今已有至少20個國家批准使用該款疫苗,莫斯科也趁機在拉美和中亞等傳統外交勢力範圍施展「疫苗外交」,連歐盟也在疫苗供應短缺之際傳出考慮採購「衛星V」。對比之下,法國只能推動賽諾菲等協助生產牛津或BioNTech的疫苗,以盡快增加供應,馬克龍則游說歐美撥出小部分疫苗予北非等地的發展中國家,以抵抗中俄的疫苗外交影響力,但拜登政府已明言會以美國人優先。

另外,美國衛生部網站刊登報告,提到其轄下部門游說巴西拒絕俄製疫苗。克宮發言人昨日拒絕正面回應,只稱許多國家受到阻購俄製疫苗的壓力「頗為前所未見」,強調類似「自私企圖」不會有成功機會。

(明報)

圖 – 突尼斯上周六(13日)展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圖為當日首都突尼斯市的醫院有護士手持俄羅斯製造的「衛星V」疫苗。(法新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