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拜登四大聯盟圍堵難收效?只能減慢中國登巔峰

【焦点分析】美國在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後重拾多邊主義,中美關係陰霾難消散。德國網路媒體web.de指出,包括近期動作頻繁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在內,美國正籌組4個聯盟,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全面圍堵中國;但由於經濟全球化,中國崛起很難阻止,這些聯盟僅能減緩中國邁向巔峰的速度。

其一:軍事聯盟

美國的軍事上聯盟,包括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以及擬將五眼聯盟擴張為六眼聯盟。

四方對話事實上不是美國發起,而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06年提出,旨在共同協力阻止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擴張,此機制在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有發展為實質軍事同盟趨勢,而拜登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前,也早已先後完成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isson)、印度總理莫迪(Narndra Modi)通話。

其次是在原有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英國等五眼聯盟(Five Eyes)上加入日本,成為六眼聯盟,在情報和國防安全上遏制大陸。

其二:科技聯盟

科技上聯盟上,去年7月成立美國民間智庫CSG(中國戰略組)呼籲,美國聯合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韓國、芬蘭、瑞典、印度、以色列、澳洲,組成12國科技聯盟,共同應對大陸在太空探索、5G、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電腦等領域的科技競爭。

其三:政治聯盟

政治聯盟上,則是拜登在競選時倡議的全球民主峰會,這會是個西式自由民主價值觀聯盟,不過現在美國自顧不暇,英國接棒。但日前有西方媒體指出,英國已經放棄將G7(七大工業國組織)擴大為D10(民主十國)的努力,因為德、法、意都不願降低歐洲影響力、又針對經濟上舉足輕重的中國。

其四:經濟聯盟

經濟聯盟方面,許多美國專家認為最難,現有的工具可能是CPTPP(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關係協定),該協定前身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積極推動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但由於特朗普上任第4天就退出,改為現有協定後由協定內最大經濟體、美國親密盟友日本主導。

中國在簽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後表達了加入CPTPP興趣,但被日本首相菅義偉稱不夠開放、難以符合標準而不太可能加入,所以美國要利用此協定來遏制中國經濟影響力,唯一的麻煩是其自身也非會員國。

但歐洲似乎不看好美國聯盟制華的前景。德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賈布瑞爾(Sigmar Gabriel)在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指出,歐洲經濟取決於運作中的全球化環境,因此歐洲、中國經濟脫鉤並不可行,除了德國以外,依賴汽車製造為支柱產業的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尤其難以承受,凡此均嚴重限制歐洲反對北京的能力。

專家:各國其實不能與中國脫鉤

中國研究專家席貝(Saskia Hieber)認為,參加美國發起的圍堵聯盟,實質意味著「退出國際舞台」,暗示並不可行。

席貝直指,「我們所有重要問題都需要中國來一起解決。環境、氣候變遷、經濟和貿易、能源轉型和減少碳排放,而且最不能忘記的問題就是軍備控制」。她質疑,在經濟全球化之下,聯手應對中國、也很難阻止中國崛起,這些聯盟僅能減緩中國邁向巔峰的速度。

她認為,最有效應對中國的方法,還是透過現行的國際體制如聯合國、WTO(世界貿易組織)等,來使北京當局遵守國際規則,當然同時必須允許中國所爭取的對規則制定權的部分請求。

她補充,雖然西方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中國也嚴重依賴世界貿易,因此國際合作體系仍在運轉,各種聯盟無法遏制中國崛起,但民主工業國家協調一致的對華政策仍能產生壓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