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分析:「殺一儆百」奪話事權 難在歐美重施

【焦点分析】對facebook(fb)來說,澳洲並非大市場,為何強烈反對「新聞傳媒議價法」,甚至採取封殺手段反制?分析指出,fb希望「殺一儆百」,要在新聞付款上取得話事權,拒絕各政府介入及「定價」,但能否在歐美等更大市場作出同樣反擊措施令人質疑。曾威脅退出澳洲市場的另一科企巨頭Google,近日已同意向數間澳洲傳媒就新聞內容付費。

Google同意付費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部分國家正密切留意澳洲就要求科企向傳媒付費的立法過程,加拿大以至歐盟都可能仿效澳洲的做法,這是fb極不願意看到的。其實fb現已與一些傳媒公司簽訂付費協議,例如英國,但它想在這個議題上取得話語權,不想各政府介入,甚至告訴它轉載新聞要付多少錢,尤其澳洲的傳媒議價法下,獨立仲裁機構可決定有關協議是否公平。

BBC分析認為,fb因此決定要各國政府知道,若它們與科企巨頭對着幹就要付出代價。不過fb這樣做會引來反效果,其周四的封殺令已被批評不民主、專制。

法新社指出,fb在澳洲的做法難以在歐美等更大市場重施故技,因這可能觸及公司的營運底線。Google近日已讓步,周三與澳洲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簽署3年合約,新聞集團透露會收到「可觀報酬」,未來會跟Google在一個訂閱平台上合作,一起分享廣告收入在YouTube投資拍攝新聞影片。Google亦宣布與多間澳洲傳媒達成協議,包括據報向Nine Entertainment每年支付3000萬澳元。

然而專家認為,即使科企在政府立法上「跪低」,也不代表傳統媒體可重回昔日盛景。昆士蘭科技大學媒體研究教授洛茲(Amanda Lotz)上月底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出新法案不大可能解決新聞業在網絡時代面對的危機,因為傳統新聞業界的商業模式已被打破至無法修復——在網絡時代之前,報紙是大範圍接觸各式資訊的唯一渠道,協助廣告商接觸到受眾,但在網絡時代,廣告商有更多方式接觸受眾,讀者也有更多方式接觸新聞,這並非新法案可以扭轉的新現實。

(BBC/法新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