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危機之解除不取決於習近平或拜登
特朗普(Donald Trump)任期僅剩不到一個月時間,拜登(Joe Biden)2021年1月20日上台後的中美關係何去何從始終牽動各方神經。
不少聲音認為,「特朗普要錢,拜登要命」,「建制派精英拜登比特朗普更難應對」,有分析稱中國可先一步打開局面,為中美關係的重啟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和路線圖。
在筆者看來,中美關係轉圜的關鍵不在主動與被動的操作。歸根結柢,中美關係的未來取決於中美各自的發展以及世界形勢的發展。尤其是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帶來的不可忽視的變化。
拜登上台後,美國是否會放鬆貿易戰、科技戰的步伐,會否對層層升級的兩國對壘降温,會否聯合更多的盟友針對中國,這些是中國關心的。而拜登如何選擇取決於美國的需要以及盟友是否配合。
特朗普頻繁對華出手。12月27日特朗普正式簽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台灣保證法」,呼籲美國政府對台軍售常態化、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等。(Reuters)
拜登需要了解四年來的世界新變化。「美國回來了,我的施政計劃雄心勃勃且非常激進」,美國將「準備好再次領導」全球舞台。拜登11月24日公布首批內閣成員名單時,在記者會上信心滿滿。
沒錯,美國是回來了,至少開始重回精英政治。但是美國回來並不代表特朗普過去四年的外交影響一筆勾銷。
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世界也不是過去的世界。過去四年,捲入中美衝突,受到教訓,是加拿大、澳洲等美國盟友的切身經驗。儘量在大國之間中立是無法逃避的國際現實。「直面中美結構性矛盾」是中美以及全世界都無法繞開的話題。
從各國領導人的互動看世界已不同:
美國必須回答是否承認中國的崛起,以及如何同中國打交道。美國的盟友們面臨無法簡單追隨美國領導、歡迎美國回來領導世界的局面。
不止中國和世界變了,就連美國也同樣不是原來的那個美國。此次大選亂象足以證明,美國社會矛盾之尖鋭,兩黨分裂形勢之嚴峻。特朗普過去四年沒有在彌合分歧上做出貢獻,他拒絕認輸是進一步加劇社會極化的表現。
拜登之後2024年如果共和黨總統上台,誰又能保證美國不會將政策調回特朗普時代?美國國內政治的極化,以及在內政外交幾乎所有問題上的嚴重對立本身就說明美國病得不輕。美國的內政分裂如果不解決,外交的分裂就不可能彌合。這將帶來美國政策的反覆,讓各國無法適從。美國政策的不可預期性是最大的問題。
內部矛盾足以令美國自顧不暇,拜登首先需要彌合國內分歧。(AP)
美國遇到的問題終歸是美國自己的問題。美國能否重新領導世界,要看美國能否為解決世界性問題做出貢獻。沒有雷霆手段根本無法彌補被特朗普蹉跎的四年。機會的大門不會一直向美國敞開。
總體來看,過四年的世界大勢發展是有利於中國的。美國內政狀況的持續惡化也決定了美國沒有更多本錢打壓中國。再加上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疫情危機中恢復,各方完全沒有必要對拜登上台後的中美關係過多憂慮。
是以,特朗普過往的政策確實對中國構成挑戰,也仍有可能在未來重現。但即便對中國而言,這也遠非最壞情況,且並非不可承受的挑戰。當浪潮退去,大勢扭轉,一切都會回歸平靜。愈是紛亂時刻,各方愈要鎮定自若。
作者:郑真(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