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投書《紐時》:中美競合關係是可能的
【华人关注】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宣布第一批內閣人選,其新班底主張與中國建立「競爭合作」關係,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11月24日投書《紐約時報》,她呼應美方主張,講述中美之間的競合關係是可能的,引起外界關注。
她談到中美關係在過去4年嚴重受損,認為即便競爭不可避免,也需要在合作上管控好,兩國是有可能通過解決彼此關切來發展某種競爭與合作關係。
11月24日,傅瑩向《紐約時報》投書文章,題為《中美構建競合關係是可能的》。傅瑩是現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中國外交工作的智囊之一,她闡述的內容獲認為有代表中國政府立場的意味。
整篇文章分三個部份:一是為中美重建關係定調;二是檢討當前中美衝突起因,並提出緩和手段;三是提出未來合作空間。
中美關係過去四年嚴重受損
傅瑩在文章表示,中美關係在過去四年受到嚴重受損,雙方都表達許多不滿和關切,美國認定中國要爭奪世界霸權,中國人看到的則是美國阻擋中國前進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進程,似乎雙方都確認對方是錯誤的一方,隨着兩國關係近年變得更緊張,華盛頓開始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給中國留學生製造麻煩。
兩國若滑向衝突將是歷史悲劇
她稱,重新激活中美關係時,重要的是準確判斷對方的意圖,中國無意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也無需擔心美國改變中國的制度,又稱中美兩個強大國家若因誤判而滑向衝突,那將是歷史悲劇,必然要損害兩國根本利益,讓許多企業以至民眾付出代價。
競合關係有可能
傅瑩稱,兩國是有可能通過解決彼此關切來發展某種「競合」(競爭與合作)關係,在經濟和技術領域,規則和法律須得到遵守,北京重要的是解決在華美企的關注,比如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網絡安全和私隱,她談到中國政府已在完善法律。她認為華盛頓則應該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環境,美方對華為公司在擁有優勢的恐懼,不應該以政府霸凌方式表達,她稱美方對TikTok的做法也是很不公正。
傅瑩又談到在政治領域,美國「早該放棄干涉他國內政的習慣」,她稱美方指責中國制度或者針對中國的國內政策採取行動令中方反感,另一邊,中方也需要更加主動地向外部世界提供第一手信息。
應在戰略層面對話
傅瑩在其文章中認為,中美兩國軍方應該在戰略層面進行對話,並認為兩國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和數碼安全方面有合作的空間,中美如能攜手與其他國家同心協力應對這些挑戰,多邊主義將繼續為人類進步帶來希望。
傅瑩還在文中劃下中美關係紅線,稱美方需要尊重中國人對國家統一的信念,不要在台灣等問題上挑戰中方,或是介入南海領土爭議。
在未來中美合作空間上,傅瑩指出,中美合作的空間和需求很大,最緊迫的是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合作,如果兩國能夠攜手提高全球疫苗的可獲得性和可負擔性,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獲益。
《紐約時報》社論版執行主編金斯伯利(Kathleen Kingsbury)之後發表文章《紐約時報為何刊登傅瑩論美中關係的文章》,闡述刊載傅瑩文章的考慮,指傅瑩是在闡述中國政府計劃與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條件。
金斯伯利稱「傅瑩撰寫的專欄文章,其內容和言外之意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2020年北京的想法。傅瑩是中國政府中的重要人物——比她的頭銜所傳達的重要得多。她是中國地位最高的女性之一,被普遍視為温和派。」
金斯伯利指出,傅瑩這篇文章是到目前為止,是中國政府關於拜登當選總統的唯一官方聲明,超越了通常的陳詞濫調,「不可否認,美中關係在過去四年中受到了損害。傅瑩是在闡述她的政府計劃與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條件」。
她指出,這些條件既包括含蓄的威脅,也包括橄欖枝,可能會對美國今後的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金斯伯利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想法——需要進行多邊合作,而拜登和他的團隊似乎也致力於此。與此同時,自尼克遜(Richard Nixon)以來的每一位美國總統都會吿訴你,與中國打交道的問題永遠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