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為何黎巴嫩人求助法國 由歷史淵源說起

【内情真相】黎巴嫩爆炸後,近6萬民眾向前統治國法國求助,協助建立清廉的政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聯盟委任法國軍方直接統治黎巴嫩,兩國情緣就這樣開始了。黎巴嫩人自詡為「中東巴黎」,法文仍是當地第二語言,可見法國在黎巴嫩的影響力深遠。

一戰結束後,鄂圖曼帝國倒台,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在1923年,正式委任法國直治管轄黎巴嫩。

近20年後,英軍於1941年6月,在自由法國部隊協助下,佔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在英軍壓力下,宣布結束對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委任統治。

黎巴嫩在1943年11月22日,正式擺脫法國統治、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同年12月,英軍和法軍全數撤離黎巴嫩。

談到兩國淵源,不得不提到基督教馬龍派(Maronite)。黎巴嫩基督徒與穆斯林人口比例大約各半,穆斯林人口稍為多一點。

其中,馬龍派佔黎巴嫩基督徒人口大半。馬龍派曾是黎巴嫩於1920年立國時的統治階層,教派歷史可追溯至5世紀,由一名叫馬龍(Maron)的教士創立。馬龍派教士長居於黎巴嫩山區上的險要地帶,曾與法國基督教派結盟。

信奉馬龍派的貝魯特人認為,即使黎巴嫩在地理上不屬歐洲,但算最接近歐洲的阿拉伯國家,地理上面向歐洲。黎巴嫩亦被認為,在眾多阿拉伯國家中,社會較為自由的一國,故當地人自詡是「中東巴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