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分析:警方資訊未必符實 美媒反思突發報道 聳動報道成幫兇

【时事分析】美國近期屢有報道發現,警方對案件最初的說法與事實有出入,例如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最初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發表的聲明,只稱他「似乎出現醫療狀况」,卻沒提到警員曾跪壓其頸部逾8分鐘。這事例喚起美國傳媒反思報道暴力事件或拘捕行動等突發新聞時,有否過分依賴警察作為消息來源。惟有記者慨嘆,現時新聞編輯部人手不足和時間緊迫,或令傳媒更依賴官方消息。

今年2月,喬治亞州布倫瑞克(Brunswick)一名黑人男子被槍殺,《布倫瑞克新聞》記者霍布斯(Larry Hobbs)表示最初撰寫報道有困難,因為警方提供的資訊有限,最初連死者名字都沒交代。他在一個多月後報道,死者為25歲男子阿爾伯特(Ahmaud Arbery),在沒有武器下,遭3名懷疑他是爆竊案疑犯的白人男子射殺,其中一人曾任警員,引起外界質疑調查人員有否涉利益衝突。直至5月有案發短片流出,引起全國關注,當局才拘捕涉案人。

智庫:手機拍片普及 官方減說謊

這是近期喚起新聞部門反思與執法機關關係的事例之一,明尼蘇達州一份以黑人讀者群為主的報章編輯里夫斯(Mel Reeves)認為,每當發生警員開槍案,主流媒體都會立即報道警方說法,但他質疑許多時候內容都不準確。例如在6月初,紐約州水牛城一名75歲老翁在示威期間遭警員推倒受重傷,惟警方初時稱他只是「被絆倒」。智庫「警察行政研究論壇」執行董事韋斯勒(Chuck Wexler)認為,警方提供不準確的案情時,通常並非出於說謊,而是與記者一樣需於緊迫時間內發布信息。他又稱手機影片和行車記錄儀等新技術出現,令謊言更易被拆穿,反而減少整體官方部門說謊的問題。

記者:避單純複述記者會內容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記者亞尼(Libor Jany)憶述,他出席在弗洛伊德死後數小時舉行的官方記者會後不久,即發現有影片描述的內容有別於當局說法,於是在最初的報道同時交代影片概要。警方翌日淡化最初說法,稱那只是基於初步資料。亞尼表示,較資深的記者會親身到現場、設法找到目擊者,或搜尋社交網站的評論,避免單純複述記者會內容。

縮人手追求更新 傳媒更依賴官方

惟隨着新聞部人手縮減,加上互聯網令更新時間更緊迫,傳媒只能以較少人手處理更多新聞。《邁阿密先驅報》記者奧瓦列(David Ovalle)表示,在2000年代初每當有警員槍擊案,其報館都會派人到警局翻查涉事警員的人事檔案,惟現時已沒人手這樣做。他又指當地警方現時會透過電郵向記者交代逮捕報告,「這就透明度而言是好事,但同時亦變得更易只複述報告內容」。有記者則認為,應視最初的報道為確認真相漫長的過程一部分,而記者的工作在於繼續跟進案件,檢查警方說法是否正確。

媒體轉向深入報道覓新路

有新聞機構則開始改變政策,例如停止公布被捕者大頭照,避免照片在數年後仍在互聯網出現,激起種族定型或令無辜者蒙污。美國最大報業集團甘尼特(Gannett)上月初以新聞價值有限為由,刪除有關照片庫。阿拉巴馬州新聞網站AL.com亦表示,其報道正由突發罪案新聞,轉為更強調調查、檢控、法院程序和系統性問題等。專門報道刑事司法系統的非牟利新聞機構「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roject)總編輯希拉(Susan Chira)認為,對待警方時應和其他消息來源一樣,保持同等的懷疑態度。(華盛頓郵報)

輕信官方說法 聳動報道成幫兇

【时事分析】美國傳媒基於警方鋪陳的事實而急於作出判斷,在1989年「紐約中央公園慢跑者案」一案就曾帶來慘痛教訓。當年5名少數族裔青年,被裁定襲擊及強暴一名白人婦女罪成,惟十多年後另一名連環強姦犯認罪,他們才獲判無罪。事件中除了警方和檢控部門失職,傳媒鋪天蓋地的聳動報道亦成幫兇。

「紐約中央公園冤案」慘痛教訓

事源在1989年4月,一名28歲女銀行家被發現身受重傷,倒臥在中央公園,曾有被強暴的迹象。翌日《紐約每日新聞》頭版就以「狼群的獵物」(Wolf Pack’s Prey)為題報道案件,內文引述警方消息稱受害者遭10多名青年襲擊。警方同日在記者會上,稱青年以「撒野」(wilding)形容自己的行為,之後數月持續獲傳媒大肆報道,並用到不少強烈字眼,如形容疑犯是「野獸」和「嗜殺成性」等。《紐約每日新聞》前罪案記者克拉伊切克(David Krajicek)形容,當時競爭非常激烈,有如是「傳媒海嘯」。

儘管5名青年的供辭前後矛盾,亦沒有目擊者或DNA證據,但仍在1990年的兩次審判中被定罪。直至2001年,另一名連環強姦犯承認當年獨自在中央公園行兇,警方發現其DNA與案發現場取得的樣本脗合,5名青年翌年終獲判無罪,但已分別坐了6至13年冤獄。事件去年被串流影片巨擘Netflix翻拍為劇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再度引起關注。真兇認罪後,一些記者承認當年太容易接受警察和檢控官的說法,如當年在《紐約每日新聞》任職的記者漢考克(LynNell Hancock)2003年撰文,慨嘆傳媒才是當時真正的「狼群」。(洛杉磯時報/歷史頻道網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