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是未来的“香港”?港瓊競合各自進取 /文:鍾鳴九
本月初,中国正式推出方案,以空前力度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定下詳細「時間表」和「施工圖」。海南將直接對標香港、新加坡、杜拜及鹿特丹等國際成熟自貿港的最高標準,建設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分析人士指出,對此香港不必抱有所謂「瑜亮情結」,而應理性看待瓊港間競合。既要認清香港無可替代的優勢,不妄自菲薄;也要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政經格局劇烈變動的視角下看待自身之於國家的新定位,保持進取的危機感。
海南稅制吸客 金融領域待摸索
整體方案明確了海南自貿港三步走發展目標,並提出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等11方面共39項具體政策。對香港而言,短期直接挑戰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海南全島封關運作、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人民幣、擴大免稅商品種類等措施,成為媲美香港的購物天堂;其二,在企業、個人所得稅上的優惠力度,也已達到甚至超越香港,將在人才吸引和總體經濟方面構成競爭。
但從金融領域看,海南與香港仍有不小差距。海南此次提出分階段開放資本專案,但方案在金融開放內容方面使用「探索」一詞居多。觀察人士稱,此舉顯示海南將待產業發展有所起色,才會在金融配套上發力。在資金「引進來」、「走出去」上,香港對內地仍將長期保有重要地位。司法環境方面,香港的普通法系對國際企業和資本而言,仍有較高認受性。海南自貿港法治體系仍有待摸索、健全和檢視。
中國擴佈局避險 香港迎競爭壓力
事實上,隨着中國整體開放格局不斷擴大,香港發展從不缺乏內部競爭壓力。從2018年4月海南宣布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到2019年8月深圳被賦予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定位。然而,從粵港澳大灣區到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到海南自貿港,並無厚此薄彼之意。
觀察人士表示,在中美激烈競爭日趨常態化的背景下,中國將繼續按部就班推進整體開放佈局,分散博弈風險。但並不代表香港重要性下降,或北京心生替代之意。香港應與後起地區形成良性互動,共同助推新開放格局。
一方面,海南需以香港為師。香港百年來的貿易經驗和人才儲備可助海南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另一方面,香港也應以此激發自身危機感、明確新定位,借助「港區國安法」加速穩定社會、抵禦外力內耗等衝擊;加速通過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加速解決本港深層次經濟民生等問題。
文:鍾鳴九(明报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