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駐聯國大使馬凱碩:全球化較以中國為中心 各國避歸邊求存
【火辣网】中國和美國在疫後世局角力加劇,似乎難以避免,亦令各國盤算要如何在夾縫中生存。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信疫情將會加快「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改變為「較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過程,但美國在可見將來仍是頭號強國。他認為,雖然中美都會想招攬其他國家歸邊,但如今跟冷戰時代不同,許多國家和地區靠如今本身的力量足以從中美壓力之間脫身。
《外交政策》期刊此前邀請多名學者預測疫後局勢,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凱碩主張,疫情不會徹底扭轉全球經濟方向,「這只會加速一項業已開始的變化:即由『以美國為中心(US-centric)的全球化』移往『較以中國為中心(more China-centric)的全球化』」。他認為,這是源於中美對全球化態度背道而馳,從兩國的貿易和國際合作表現已可見一二。但馬凱碩相信,這不代表中國可完全取代美國的地位,相信可見將來美國仍是頭號強國。
不代表中國可全取代美地位
馬凱碩指出,美國人已失去對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信心,就算沒有特朗普,自貿協議也被視為有害,但中國卻未失去信心。背後更深層次的歷史是,中國領導人如今明白1842年至1949年之間的「百年國恥」是自身傲慢和領導人試圖跟世界割裂而徒勞無功所致,過去數十年經濟冒起卻是接觸全球(global engagement)所致;而且中國人經歷了文化自信的爆發,如今自信可在任何地方競爭。
馬凱碩3月底發表新作Has China Won?: 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acy(中國贏了?中國對美國頭號地位的挑戰),書中有專章探討其他國家會如何選擇。馬凱碩指冷戰後世界變化甚巨,雖然美國相對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已過全盛期,中國如今相對經濟實力亦遠超當年蘇聯,但是「最重要的比例是中美加起來的相對實力跟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對比」,而許多國家如今「足夠強大」,可在中美夾擊下安然脫身,並可更精明地按自身地緣政治利益權衡和行動。他不諱言,中美假設各國會自動歸邊並不明智。
許多國家足夠強大可走位
隨着華府推動「印太」(Indo-Pacific)戰略,東南亞以及其地區組織東盟(ASEAN)被認為是中美角力的一大戰場。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東盟研究主任馮嘉誠向本報稱,東盟的戰略目標主要是爭取區域自主,盡量避免歸邊,因此向來積極與中、美以至其他區域大國(例如日本、韓國、印度和澳洲)接觸互動,但歸邊壓力近年驟升,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2018年東盟峰會上明言,預料有朝一日東盟或被迫二擇其一。
馮嘉誠認為,中國對東盟的魅力攻勢肯定會繼續,但東盟能否或會否改變左右逢源的外交傳統,更視乎美國取態。他指特朗普政府確推動印太戰略,積極爭取東盟支持,但東盟各國同時無法信任美國願犧牲多少資源投放到亞太地區安全保障事務上,特朗普過去兩年皆缺席東亞峰會便是例子。
馮嘉誠:復蘇力影響拉攏東盟
談到疫情對中美拉攏東盟的影響,馮嘉誠認為這很視乎中美如何自我塑造區域領袖的身分以及兩國的「復蘇能力」。儘管目前看起來美國失分較多,包括美國軍艦多人染疫而錯過區域軍演,但他提醒這不等於中國自動得分,中國在這段時間依舊挑戰東南亞各國的南海主張,予這些國家「趁你病攞你命」之感。
而且,除了個別政府或親政府團體散播「美國研究院泄漏病毒論」,區內民眾仍普遍相信疫症源頭是中國,因此不會對中國印象抱有太多美麗幻想。
(明报)